新利平台 > 教育

小小石榴籽 殷殷中華情

發布時間:2022-05-10 09:28:00來源: 西藏日報

  “五十六個(ge) 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每天清晨,這首《愛我中華》會(hui) 在曲鬆縣曲鬆鎮小學校園內(nei) 準時響起。該校師生親(qin) 切地稱之為(wei) “團結進步創建之歌”。

  近年來,曲鬆鎮小學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融入校園文化、融入課堂教學、融入課外活動,形成了人人參與(yu)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良好氛圍。

  “小小石榴籽 殷殷中華情”。截至目前,該校共開展民族團結主題班會(hui) 42場次。

  “我們(men) 是一個(ge) 擁有56個(ge) 民族的國家。祖國好比一個(ge) 大花園,花園裏56種鮮花爭(zheng) 奇鬥豔。為(wei) 了讓這些花朵開得更加鮮豔美麗(li) ,大家要經常給它們(men) 澆水、施肥……”民族團結主題班會(hui) 上,該校學生次仁卓嘎講得繪聲繪色,贏得了同學們(men) 的陣陣掌聲。

  次仁卓嘎告訴記者,除了定期開展民族團結主題班會(hui) 外,學校還經常組織各班開展民族團結主題板報評比。各班紛紛圍繞“同心共育石榴籽·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主題,精心製作精美的板報。

  板報上,有的畫著鮮紅的五星紅旗,有的畫著火紅的石榴,有的畫著漂亮的民族舞蹈,有的寫(xie) 有民族團結故事、民族團結小知識……這一張張精美的板報,生動詮釋著民族團結一家親(qin) 、各個(ge) 民族一條心,也把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傳(chuan) 遞到了每一個(ge) 人心中。

  為(wei) 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該校組織學生在石頭上繪製民族團結故事。一些學生把冰墩墩、雪容融畫在了鵝卵石上,一些學生畫出了心目中的航天英雄,一些學生用藏漢雙語書(shu) 寫(xie) 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精美的作品,贏得了全校師生的交口稱讚。一些作品還被該縣在民族團結文化藝術節上展出。“他們(men) 畫得真不錯。”看了學生們(men) 的作品,曲鬆鎮群眾(zhong) 次仁加措豎起了大拇指。他告訴記者,“我的孩子也在曲鬆鎮小學上學,他經常給我們(men) 講民族團結故事,告訴我們(men) 要從(cong) 小事做起,為(wei)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貢獻力量。”

  通過舉(ju) 辦“小手拉大手”家校聯動民族團結知識競賽,曲鬆鎮小學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一步引向了深入。

  台上,主持人剛念完《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我國的民族風俗、我國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團結應知應會(hui) 知識點等內(nei) 容,台下56名學生及家長馬上開始搶答。台上台下歡聲雷動,其樂(le) 融融,場麵非常火熱。

  “學校還給我們(men) 發了精美的小禮品,這些禮品雖小,但拿到後,大家都把它們(men) 珍藏在家裏最顯眼的地方。”學生家長次仁加措說:“通過比賽,我們(men) 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感受到了祖國的偉(wei) 大和溫暖。”

  此外,該校還堅持組織學生以“童心向黨(dang) 迎百年 紅色基因代代傳(chuan) ”為(wei) 主題,講民族團結故事;組織師生到“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鬆村陳列館和山南博物館等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參觀學習(xi) ,上好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和愛國主義(yi) 教育實踐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我們(men) 是社會(hui) 主義(yi) 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men) 一定學好本領,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參觀完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克鬆村陳列館後,學生次仁卓嘎激動地說:“對比舊西藏農(nong) 奴的生活,我們(men) 現在的生活多麽(me) 美好,大家都很感慨。我們(men) 一定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自覺為(wei) 民族團結進步作貢獻。”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