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論西藏高校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2-06-14 09:11:00來源: 西藏日報

  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正式被定位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西藏是多民族聚居的邊疆地區,地處國家反分裂鬥爭(zheng) 前沿陣地,這一係列特點決(jue) 定了西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作為(wei) 西藏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西藏高校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和深遠的曆史意義(yi) 。

  一、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是西藏高校貫徹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的必然要求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從(cong) 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的戰略高度,鮮明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並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主線,為(wei) 進一步做好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是新時代黨(dang) 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強調:“要挖掘、整理、宣傳(chuan) 西藏自古以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事實,引導各族群眾(zhong) 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來,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是命運共同體(ti)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這為(wei) 處於(yu) 邊疆民族地區承擔立德樹人任務的西藏高校,提出了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重要而緊迫的現實任務。在當下,及時抓好抓實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不斷完善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培育體(ti) 係,增強思政課程同課程思政的協同效應,構築全方位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大思政格局,無疑是西藏高校深入落實中央民族工作會(hui) 議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的必然要求。

  二、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是確保西藏高校立德樹人方向、提升人才培養(yang) 質量的現實需要

  全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高校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的本質要求。所謂“立德樹人”,就是要以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麵發展為(wei) 核心,在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yang) 、增長知識見識、培養(yang) 奮鬥精神、提升綜合素質上下功夫。確保立德樹人方向,就是要著眼教育工作全過程,著力培養(yang) 具有深厚的愛國主義(yi) 情懷,愛黨(dang) 、愛國、愛人民、愛社會(hui) 主義(yi) ,推進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積極投身於(yu)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的時代新人。這內(nei) 在地要求高校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和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特別是西藏高校,在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普遍規律的同時,也要從(cong) 民族高等教育的特殊規律出發,充分考慮西藏的文化特點、發展階段,實事求是、因地製宜地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育人陣地。

  西藏高校隻有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引導學生紮實學習(xi) 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及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才能使學生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guan) 係是一個(ge) 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guan) 係,中華民族是一個(ge) 同呼吸、共命運的共同體(ti) ,才能樹牢學生正確的馬克思主義(yi) 國家觀、曆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不斷增強學生對偉(wei) 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認同,才能確保立德樹人方向不偏。同時,西藏高校通過全麵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專(zhuan) 業(ye) 體(ti) 係、教材體(ti) 係、課程體(ti) 係、實踐體(ti) 係建設,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全鏈條教育體(ti) 係,才能營造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xi) 、相互幫助的良好學習(xi) 氛圍,讓學生在共居、共學、共事、共樂(le) 的環境下更好地成長成才。

  三、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是確保西藏高校青年學生增進“五個(ge) 認同”的應有之義(yi)

  “五個(ge) 認同”與(yu)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息息相關(guan)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意味著維護祖國統一和加強民族團結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彰顯對偉(wei) 大祖國的認同;意味著對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格局和中華民族利益高於(yu) 一切的堅持,彰顯著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意味著對燦爛的中華文化由各族人民共同創造這一論斷的認可,彰顯著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意味著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作為(wei) 中華民族發展根本領導核心的擁護,彰顯著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認同;意味著對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的堅持,彰顯著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認同。這說明,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對於(yu) 增進“五個(ge) 認同”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西藏高校隻有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才能引導學生全麵了解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遼闊疆域、共同書(shu) 寫(xie) 悠久曆史、共同創造燦爛文化、共同培育偉(wei) 大精神的曆史事實,深刻認識隻有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才能領導各族人民走上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必然性,為(wei) 學生增進“五個(ge) 認同”打下堅實基礎。

  四、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是團結激勵西藏高校青年學生共擔民族複興(xing) 使命的內(nei) 在要求

  青年是整個(ge) 社會(hui) 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機的力量,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新時代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麵臨(lin) 著建功立業(ye) 的人生際遇,也承擔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時代使命。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隻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才能在突出共同性的基礎上匯聚各民族力量,應對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過程中民族領域可能發生的風險挑戰。

  西藏高校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有助於(yu) 引導青年學生深刻領會(hui) 中華民族是休戚與(yu) 共、榮辱與(yu) 共、生死與(yu) 共、命運與(yu) 共的大家庭,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多元一體(ti) 的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矢誌不渝的理想和熔鑄在每個(ge) 中華兒(er) 女心中的信念,這樣才能有效增進青年學生對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ti) 的認知、認同和歸屬,進而增進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而奮鬥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因此,西藏高校要把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教育作為(wei) 一項緊迫任務擺在突出位置,納入到立德樹人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ti) 係中,在課程設計、實踐活動、教育方式選擇、網絡平台建設、師資培訓內(nei) 容等方麵下大功夫,使青年學生充分感受到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凝聚力,讓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本文係西藏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2021年度重大課題項目“西藏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xzjykt12100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西藏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召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經西藏自治區黨委批準,近日,西藏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召開。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自治區政協黨組書記、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莊嚴出席會議並講話。[詳細]
  • 在基層鍛煉 在基層發展

    5月10日,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強調,偉大夢想,偉大使命。[詳細]
  • 【西藏觀察】讓畢業生走穩就業路

    近日,西藏自治區人力資源市場人才廣場舉辦“2022年西藏高校畢業生夏季專場招聘會”。提供就業崗位1397個,其中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崗位895個,適合城鎮失業人員的崗位499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