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非遺藏傳礦植物顏料製作工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發布時間:2022-08-11 09:46:00來源: 西藏日報

  在漫長的繪畫曆史長河中,使用礦植物顏料繪就的唐卡是世間奇特的美學存在。它的色澤曆經千百年依然鮮豔如新,山石質樸的藝術氣息不時從(cong) 畫作中散逸而出,令觀賞者為(wei) 之驚歎。此後漫長的歲月中,唐卡礦植物顏料複雜的製作技藝一度斷層,匠人不再采挖,藝人不再製作,在上個(ge) 世紀60年代瀕臨(lin) 失傳(chuan) 。

  阿旺晉美,1957年出生於(yu) 拉薩。中學時就酷愛美術的阿旺晉美對這些古畫的顏色特別癡迷,那時的他並不知道隨著礦植物顏料製作的老藝人逐漸凋零,這門技藝在上個(ge) 世紀初期開始瀕臨(lin) 失傳(chuan) ,隻能在史料中找到零星的記載。

  新中國恢複高考後,阿旺晉美作為(wei) 改革開放首批大學生進入西藏大學學習(xi) ,從(cong) 物理係轉到了音體(ti) 美係,正式開啟了他的“美學之路”。畢業(ye) 留校任教數年後,阿旺晉美從(cong) 丹巴繞旦老師口中得知唐卡繪畫所需的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已經失傳(chuan) 近五十載,他的心宛若撞鍾般回想起那些曆經千百年仍舊鮮豔的古寺唐卡壁畫。隨後,阿旺晉美與(yu) 丹巴繞旦老師做了一個(ge) 大膽的決(jue) 定,也正是這個(ge) 決(jue) 定,阿旺晉美走上了這條為(wei) 之交付一生的“彩色之路”。

  接下來,讓我們(men) 一起走進西藏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非遺藏傳(chuan) 礦植物顏料製作工藝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阿旺晉美的“彩色世界”,領略師徒三代人的傳(chuan) 承故事。

  (一)與(yu) 顏色結緣

  家住大昭寺對麵班覺熱丹大院的阿旺晉美,從(cong) 小就有機緣看到大昭寺諸多珍貴的古老壁畫,那些采用礦植物顏料繪就的色澤,曆經千百年後依舊鮮豔如新,它們(men) 宛若春天的莊稼人,在阿旺晉美心底最深處播下了一顆“美學種子”。

  阿旺晉美從(cong) 小就喜歡美術,從(cong) 西藏大學音體(ti) 美係畢業(ye) 後,阿旺晉美留校任教,並先後到天津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進修國畫。彼時,西藏會(hui) 製作唐卡顏料的老前輩相繼離世,傳(chuan) 統顏料在市場上已近乎枯竭,礦物質顏料製作技法漸漸被人遺忘,這門古老的技法失傳(chuan) 近五十載。

  失去了傳(chuan) 統顏料意味著唐卡畫作也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在亦師亦友的丹巴繞旦和阿旺晉美二人推動下,西藏大學專(zhuan) 門成立了由丹巴繞旦、阿旺晉美等4位專(zhuan) 家學者組成的藏傳(chuan) 礦植物顏料製作工藝研究小組,試圖挽救這門瀕臨(lin) 失傳(chuan) 的技藝。

  (二)尋找失傳(chuan) 的顏色

  過去,傳(chuan) 統的藏青、藏綠原料,產(chan) 自尼木地區;朱砂一類的紅顏色出自山南、日喀則一帶;雄黃、雌黃等黃色原料產(chan) 自昌都;白色則來自拉薩當雄的羊八井、日喀則的仁布……

  1996年,為(wei) 獲取真實的礦物質顏料石、記錄民間傳(chuan) 統製作技藝,丹巴繞旦、阿旺晉美等4人揣著僅(jin) 有的2000元科研經費,翻山越嶺尋遍西藏各地,尋找掌握這項技藝的民間老藝人,詳細記錄怎麽(me) 從(cong) 礦點采集處理礦石、加工、去除雜質等,進行了無數次實驗。

  這條尋找“顏色”的路雖然艱難,但每次看到那些色彩鮮豔的礦石,阿旺晉美的內(nei) 心總能平靜下來,“這就是我們(men) 的初心,讓畫師用上真正的天然色彩,讓唐卡繪畫繼續傳(chuan) 承下去。”

  1998年,該研究小組順利結項,成功研製出比原來顏料色澤更優(you) 質、更耐用的藏青、綠、朱砂等12種礦植物顏料,搶救拓展出16種顏料,總結出從(cong) 原料采集、粉碎、漂洗、研磨、分離到篩選的主要工序,並對傳(chuan) 統器具做出了改進。1999年5月,該項目完成驗收。

  (三)創造唐卡色譜

  藏傳(chuan) 礦植物顏料製作工藝研究小組結項後,阿旺晉美向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申請了一間小小的工作室,希望研製出更多的顏色,豐(feng) 富唐卡礦植物顏料的色彩,滿足唐卡畫師的創作需要。經過不懈努力,時至今日,藏傳(chuan) 天然礦植物顏料從(cong) 12種增加到45種,逐漸形成了藏傳(chuan) 藝術價(jia) 值極高的唐卡色譜。

  2017年3月,在北京大學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推廣中心的推動下,丹巴繞旦、格桑次旦、顏登澤仁、希熱布、娘本、更登達吉、夏吾角、西合道、羅布斯達共九位唐卡大師和顏料大師阿旺晉美共同創作了主題作品《十明圖》唐卡。《十明圖》的礦植物顏料總把關(guan) 人正是阿旺晉美。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蔣菜蘋在《中國重彩畫集》一書(shu) 中明確表示,阿旺晉美及其弟子研製出的石色均是優(you) 質顏料,不但色澤優(you) 美,而且色質穩定。

  在多方努力下,藏傳(chuan) 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如今已獲國家專(zhuan) 利,並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當問及是否擔心唐卡色譜會(hui) 失傳(chuan) 時,阿旺晉美告訴記者:“培養(yang) 技藝傳(chuan) 承人,就不怕這門技藝在自己手裏斷代。”阿旺晉美所說的傳(chuan) 承人,便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藏族傳(chuan) 統礦植物顏料製作工藝自治區級傳(chuan) 承人紮西。

  三十多年來,從(cong) 丹巴繞旦,到阿旺晉美,再到紮西,三代人致力於(yu) 礦植物顏料的傳(chuan) 承與(yu) 豐(feng) 富,如今不僅(jin) 培養(yang) 了像紮西這樣全麵掌握礦植物顏料製作技藝的佼佼者,也培養(yang) 了一批能夠繼續傳(chuan) 承這一技藝的後來者。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的7月28日,在西藏唐卡藝術博物館開幕的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hui) 拉薩峰會(hui) 數字文旅分會(hui) ,吸引了大量非遺傳(chuan) 承人、非遺項目從(cong) 業(ye) 者、唐卡畫師、唐卡從(cong) 業(ye) 者、文創品創作者、民族特色文化愛好者、旅遊達人、以及抖音達人前來參與(yu) 體(ti) 驗。其中,非遺項目活態展示區的藏傳(chuan) 天然礦植物顏料受到了眾(zhong) 多遊客和唐卡畫師的點讚。

  “隻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我會(hui) 研製出更多、更好的色彩。”如今,阿旺晉美雖已退休,但他還將繼續從(cong) 事唐卡顏料相關(guan) 工作。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