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穩得住 融得進 能發展

發布時間:2022-08-12 09:38:00來源: 西藏日報

  “現在,我不僅(jin) 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還在家門口找到了穩定的工作。”對於(yu) 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東(dong) 嘎街道祥和苑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搬遷戶索朗多吉來說,易地扶貧搬遷給他帶來的不僅(jin) 是居住環境和生產(chan) 生活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能幫助他摘掉“窮帽子”,穩得住、融得進、能發展。

  索朗多吉之前生活在當雄縣烏(wu) 瑪塘鄉(xiang) ,是一名鐵路護路員,妻子沒有工作,家庭收入微薄。2019年,索朗多吉一家搬遷到了祥和苑社區,並在這裏當了一名保安,妻子頓珠群宗在一所學校當上了廚師。大兒(er) 子去年考上了江蘇的一所大學,二兒(er) 子今年的高考成績也十分理想,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幸福。

  祥和苑社區是拉薩市32個(ge) 集中安置點中搬遷戶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管理難度最大的社區。為(wei) 了讓搬遷群眾(zhong) 搬出後能穩得住、融得進、能發展,近年來,祥和苑社區以新發展理念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不斷興(xing) 產(chan) 業(ye) 、擴就業(ye) 、補短板、優(you) 服務,切實增強搬遷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社區成立之初,麵對無集體(ti) 經濟收入、小區無圍牆、小區內(nei) 占道經營、車輛亂(luan) 停亂(luan) 放、外來閑雜人員隨意進出小區等多個(ge) 問題,社區黨(dang) 委結合實際、認真研判,采取了一係列行之有效措施進行治理和創建,積極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

  為(wei) 了促進搬遷群眾(zhong) 盡快融入本地生活,構建和諧鄰裏關(guan) 係,社區結合實際及群眾(zhong) 需求,成立了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巾幗誌願服務隊、青年誌願服務隊等,長期開展環境整治、義(yi) 務巡邏、服老助殘等誌願服務活動。為(wei) 充分發揮社區黨(dang) 組織教育引導群眾(zhong) 的作用,社區黨(dang) 委動員小區243名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成員入戶走訪,開展“四講四愛”“五有五好”等內(nei) 容的宣講,采用文藝匯演、有獎問答等搬遷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形式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開展“爭(zheng) 當文明實踐領航員——河道清理、義(yi) 務植樹”等環保實踐活動以及農(nong) 閑時節新時代文明實踐十項活動。2019年,在全國推選學雷鋒誌願服務“四個(ge) 100”先進典型活動中榮獲“最美誌願服務社區”稱號。

  “工廠就在家門口,我既能在合作社打工賺錢,還能照顧家裏人,實現掙錢持家兩(liang) 不誤。”說起搬遷後的新生活,搬遷群眾(zhong) 拉姆滿臉洋溢喜悅。進入社區婦女手工編織合作社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和實踐,拉姆逐步掌握了剪裁、縫紉等技術,現在每月能拿到7000多元的工資。

  針對社區搬遷群眾(zhong) 中無法外出務工的婦女,社區黨(dang) 委結合實際積極爭(zheng) 取,成立了社區婦女手工編織合作社,又從(cong) 上級部門爭(zheng) 取到設備采購經費265萬(wan) 元,於(yu) 2021年投入使用。目前,合作社共有21名搬遷群眾(zhong) 在此就業(ye) 。合作社生產(chan) 的藏式服裝、藏式門簾、藏式帽子、演出服裝等產(chan) 品,主要銷往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目前各類訂單絡繹不絕,預計合作社每年收入約150萬(wan) 元。

  “目前,我們(men) 計劃擴大合作社廠房功能區,為(wei) 更多搬遷群眾(zhong) 提供就業(ye) 機會(hui) ,增加家庭收入。”祥和苑社區黨(dang) 委第一書(shu) 記洛鬆澤成信心滿滿地說道。

  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社區“兩(liang) 委”積極努力,從(cong) 2018年底到現在,祥和苑社區相繼成立了居民食堂(惠民茶館)、便民綜合商場、婦女手工編織合作社、堆當廣告傳(chuan) 媒有限公司等,大力發展業(ye) 態豐(feng) 富的集體(ti) 經濟,切實增加了社區集體(ti) 經濟收入。

  圍繞搬遷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就業(ye) 、就醫、就學等問題,祥和苑社區積極與(yu) 有關(guan) 部門對接,開展不同規模的招聘會(hui) ,讓一部分群眾(zhong) 實現了穩定就業(ye) ;動員組織轄區未穩定就業(ye) 人員開展廚師、養(yang) 老護理、家政服務、酒店管理與(yu) 服務等技能培訓,進一步提升群眾(zhong) 穩定就業(ye) 率。針對應屆和往屆未就業(ye) 大學生,社區黨(dang) 委入戶走訪、摸底調查,了解掌握了38名未就業(ye) 大學生的基本情況,牽線搭橋參加各種招聘會(hui) ,目前38名未就業(ye) 大學生全部實現穩定就業(ye) 。

  同時,積極對接相關(guan) 部門,當雄縣550戶搬遷群眾(zhong) 的合作醫療全部轉移至堆龍德慶區醫保局,群眾(zhong) 在醫療報銷程序上可享受一站式報銷服務。目前,該社區衛生醫療專(zhuan) 幹正在開展轄區群眾(zhong) 2022醫療保險收繳的相關(guan) 工作。

  此外,2018年初,社區積極對接遷入地教育部門,及時將982名學生轉移至堆龍德慶區各級各類學校。目前,除初中生以外,均由校車接送,並享受“三包”政策。社區附近新建的堆龍德慶區第七幼兒(er) 園有望在明年招生開學。

(責編: 陳濛濛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