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發現拉薩》弘揚傳統文化 讓世界看見西藏非遺之美

發布時間:2022-08-15 10: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通過紀錄片,我對西藏的地理、曆史、宗教、建築、藝術等方麵有了了解。各種高速公路、鐵路使西藏的基礎設施發展十分現代化,很多藝術和建築也保留得很好。”尼泊爾計算機工程師Mridulata Adhikari在觀看《發現拉薩》紀錄片後對西藏有了全新的了解。

  反映拉薩乃至西藏自治區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與(yu) 保護的紀錄片《發現拉薩》除了在中國央視等平台播出外,今年6月該片譯製版還在尼泊爾電視台與(yu) 尼泊爾人民電視台播出。

  藍毗尼佛教大學在讀研究生Rajan Karki曾在中國有5年的留學經曆。他告訴中新網記者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拉薩。“能夠直接在尼泊爾播出的電視節目中去了解西藏是一件很好的事。以前尼泊爾人對西藏的了解可能有一些偏差,但是通過節目他們(men) 對西藏有了新的認識。身邊的人也開始討論西藏的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老人們(men) 會(hui) 守著電視期待下一集的播出。”

  《發現拉薩》是“十三五”江蘇省援藏項目,於(yu) 2018年初啟動。紀錄片選擇拉薩及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中獨特、生動、有代表性的項目和線索,以紀實的手法、婉轉的敘事予以解讀、呈現,分別表現了西藏手工製造技藝、西藏傳(chuan) 統繪畫、古籍文獻印製和修複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保護的曆史價(jia) 值和現實成就,揭示了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意義(yi) 。

  作為(wei) 江蘇省第九批援藏幹部,時任拉薩市融媒體(ti) 中心黨(dang) 組成員、副主任夏濤是《發現拉薩》紀錄片的製片人之一,他介紹,這部紀錄片是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和拉薩市融媒體(ti) 中心等兩(liang) 地多方共同協作完成的一個(ge) 成果。

  紀錄片共三集,每集40分鍾。“開篇第一集《雪堆白》就驚豔了不少觀眾(zhong) ,也讓不少觀眾(zhong) 首次了解到了‘雪堆白’這個(ge) 製造機構和西藏手工製造技藝的傳(chuan) 承之路。”夏濤說,第二集《大地之繪》鏡頭一轉,布達拉宮絢爛的壁畫藝術呈現在觀眾(zhong) 眼前,“其實,最終能夠呈現出這些美妙的畫麵背後,是兩(liang) 地攝製團隊克服無數困難、並肩奮戰的結果。”

  夏濤介紹,攝製團隊在拍攝前對西藏的文化等背景資料做了詳細的學習(xi) 和了解,請教了很多這方麵的專(zhuan) 家,在海量的素材中打磨、選取出最合適的敘述角度。另一方麵,西藏團隊也幫助了江蘇團隊很多。

  西藏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劉洋參與(yu) 了《發現拉薩》第二集《大地之繪》的拍攝。“本集中的丹巴繞旦老前輩、阿旺晉美教授和作為(wei) 新人的我,目前都在從(cong) 事唐卡教育教學。”他說,這分別體(ti) 現了唐卡教育的傳(chuan) 統、繼承和創新的三個(ge) 層麵,揭示了西藏唐卡的曆史文化內(nei) 涵。

  他在拍攝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讓唐卡藝術走進校園,真正得到普及和發揚,讓學生感受傳(chuan) 統文化之美、唐卡藝術的獨特魅力、弘揚藏族傳(chuan) 統文化,是一件美好的事。在整個(ge) 拍攝過程中,他分別在拉薩、日喀則、林芝的學校與(yu) 中小學生進行互相交流,對《新唐卡》做了教學嚐試,“這次的拍攝,也給師生提供了一次難得的互動交流學習(xi) 的機會(hui) ,引導孩子們(men) 進入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傳(chuan) 承了中華傳(chuan) 統的文化精髓,也開辟了西藏唐卡藝術教育的未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