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八廓街上那些有趣的“地名”

發布時間:2022-08-17 09:33:00來源: 新利平台

  地名,是鄉(xiang) 愁,是情懷,是曆史文化與(yu) 當代文化的契合。一個(ge) 地名就是一段曆史的印記,一個(ge) 地名便是一個(ge) 地理的坐標。拉薩市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青藏極地建築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尕藏本認為(wei) ,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的各遺產(chan) 名稱是表達拉薩古城曆史與(yu) 文化的語言符號,反映了古城社會(hui) 、文化、曆史的點點滴滴及各民族彼此間的密切聯係。


圖為(wei) 西藏自治區為(wei) 保護八廓古城的文物古跡所製作的牌坊 攝影:許娜

  展示拉薩曆史的漫漫長卷

  “拉薩古城八廓曆史街區的各遺產(chan) 名稱是由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或方位、自然資源、家族姓氏、曆史事件、曆史人物、曆史文化活動、商號、建築物特點和建築功能等進行命名的。”尕藏本告訴記者,這些遺產(chan) 名稱展示了拉薩曆史的漫漫長卷。

  例如,在八廓南街轉經路終端的“廓”(藏語意為(wei) “講經場”),本是1409年藏傳(chuan) 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在拉薩發起的一次祈禱大法會(hui) 的舊址,因一直延續了其傳(chuan) 統,因此叫“鬆曲熱瓦”。尕藏本說,除了這種根據曆史事件而命名的地方,還有很多以姓氏來命名的遺產(chan) 名稱,大多是舊西藏貴族的府邸和官邸。比如,堯谿桑珠頗章、堯谿平康等。堯谿,即達賴喇嘛的家族在拉薩的府邸名銜。此外,還有根據商業(ye) 貿易市場命名的地方。位於(yu) 八廓北街的商店“夏帽嘎布”,約一百三十多年前尼泊爾商人瑪尼 哈沙 覺爾提來八廓北街租店麵經商,由於(yu) 他經常戴著一頂白帽子,所以當地人就叫他“夏帽嘎布”(藏語意為(wei) “白帽子”)。久而久之,“夏帽嘎布”就成了他的店名。


圖為(wei) 拉薩市設計集團有限公司青藏極地建築研究中心研究員尕藏本

  “很多八廓曆史街區的遺產(chan) 名稱、街巷名稱對考察拉薩古城的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jia) 值。”尕藏本說,大量古地名的存在,剖視了拉薩不同時空的文化層麵,對於(yu) 全麵了解拉薩、展現拉薩的悠久曆史、樹立古城形象等具有重要的曆史和現實意義(yi) 。

  體(ti) 現中華各民族之間的血肉聯係

  八廓曆史街區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長期以來各族群眾(zhong) 在這裏和睦相處。尕藏本說:“在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八廓曆史街區不可避免地吸收了來自各民族的詞匯來命名曆史遺產(chan) 。”

  大昭寺,又叫“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wei) 佛殿)。公元7世紀,藏王鬆讚幹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據記載,文成公主幫助尺尊公主勘察確定了大昭寺的選址。金城公主入藏後,將文成公主帶進西藏的釋迦牟尼佛像請到大昭寺。尕藏本說,這是漢藏締結姻緣和民族統一的曆史見證。還有北京叢(cong) 康,即北京商店,其背後也有體(ti) 現漢藏民族血肉親(qin) 情的曆史事實。此遺產(chan) 原是舊西藏噶廈政府四大噶倫(lun) 之一柳霞·土丹塔巴所有。當時有一位從(cong) 北京來拉薩做生意的漢族商人韓修君,愛上了一位藏族商人的女兒(er) 。這位商人說要娶他的女兒(er) ,必須購買(mai) 一處貴族院落,以顯示高貴。韓修君費盡周折從(cong) 柳霞手中買(mai) 下這個(ge) 院落,娶了藏族姑娘一起經商,這處院落亦被改稱為(wei) “北京叢(cong) 康”。


圖為(wei) 大昭寺 攝影:崔麗(li) 君

  尕藏本告訴記者:“在八廓街,諸如河壩林、大小清真寺、駐藏大臣衙門、北京叢(cong) 康、雲(yun) 南拉康等遺產(chan) 名稱,都可以充分說明在曆史長河中各民族在八廓曆史文化街區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事實。”

  每個(ge) 地名的由來都鐫刻著文化的印記,承載著厚重的人文底蘊。據悉,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政府、拉薩市委和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地名的管理整頓和規範化工作,相繼出台了《西藏自治區地名管理辦法》《拉薩市地名管理辦法》,積極開展了地名標誌設置工作,為(wei) 提升古城品位、促進城市發展、提高城市文明程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利平台 記者/孫健 周晶 李元梅)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