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援藏任務結束,援藏的心意不曾結束
2018年,李靖已結束援藏任務兩(liang) 年。
那年10月,李靖倡議、眾(zhong) 多曾參與(yu) 援藏工作的熱心“援友”共同發起成立起“援友健康之家”,邀請醫學專(zhuan) 家開辦高原保健知識相關(guan) 講座,為(wei) 了擴大講座範圍還設置線上直播等方式,服務全國各地各批次援藏幹部援藏前、援藏期間、援藏歸來後的健康問題。
“由於(yu) 海拔高、氣壓低、氧含量低,長期的高原環境導致一些援藏幹部人才的身體(ti) 健康出現問題。”北京醫院心內(nei) 科專(zhuan) 家、中組部第15、16批援藏博士團成員李靖說,像是在北京時,正常血氧飽和度可能在98~100,而冬天剛到拉薩時可能會(hui) 降到80多,海拔更高的阿裏會(hui) 更低。麵對特殊高海拔環境,有人反應很輕,能夠很快適應,而部分援藏幹部人才可能在低海拔地區時看起來身體(ti) 一點事兒(er) 沒有,但潛在的健康風險遇到高海拔地區氧含量較低等特殊環境,容易進一步“放大”出現健康問題。
對口援藏政策近三十年來,對援藏幹部人才的健康保障不斷改善提升。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醫生,李靖深知身心健康是保證工作效率的前提;共同的援藏經曆,更是讓他對援藏幹部人才在高原環境下的健康狀態感同身受。
援藏工作期間,他開始持續關(guan) 注並探尋建立針對援藏群體(ti) 的長期健康保障機製,並在援藏任務結束後延續這項事業(ye) :編寫(xie) 出版《高原健康100問》,並策劃製作成音頻版;組織成立雪域健康基金,募集資金並捐贈微壓氧艙急救車、包括便攜式供氧機等器械的“雪域健康包”……在李靖的推動與(yu) 來自全國各地援友的幫助下,一係列援藏幹部健康救助項目不斷得到落實。
2020年,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指出,“要重視健康保障工作,研發並推廣適用高海拔地區的醫療保健新設備新技術,不斷提高他們(men) 的健康水平。”奮鬥在高原,高原也在更好保障援藏幹部人才的付出與(yu) 奉獻。
圖為(wei) 2015年,李靖帶西藏山南“先心病”患兒(er) 到首都兒(er) 研所免費做手術
李靖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cong) 小很少離開北京。而從(cong) 離家遠赴千裏來到青藏高原開始,援藏便注定成為(wei) 李靖人生中的難忘經曆。在援藏期間,他籌集資金、帶著西藏小朋友到北京兒(er) 研所進行心髒手術;合作開發建設“西藏自治區先天性心髒病篩查平台”,以“互聯網+醫療”方式開展遠程超聲診斷活動;開展西藏自治區新生兒(er) 出生缺陷篩查工作……援藏期間的碩果累累,已成為(wei) 他人生中的重要篇章。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援藏任務結束,但援藏的心意卻不曾結束。李靖與(yu) 西藏的情結,還將繼續。(新利平台 記者/歐帆 楊月雲(yun) 王藝靈 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觀察】援藏精神,閃耀新時代光輝
“援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崇高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顯著優勢。缺氧不缺精神,這個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詳細] -
京蘇交通係統援藏 防疫物資運抵西藏拉薩
接下來,拉薩市交通運輸局將安排專人負責,妥善做好物資分配和轉運工作,及時將物資運送到抗疫一線,讓防疫物資為一線工作人員保駕護航,為戰勝疫情發揮最大效用。[詳細] -
六集紀錄片《援藏故事》在中央電視總台播出
8月29日開始,www.easyfundingllc.com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聯合打造的六集紀錄片《援藏故事》分別在中央電視總台綜合頻道(一套)和國際頻道(四套)播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