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匯編·青海卷》編纂工作部署會召開
圖為(wei)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匯編·青海卷》編纂工作部署會(hui) 現場。 胡貴龍 攝
9月28日16時30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匯編·青海卷》編纂工作部署會(hui) 在青海勝利賓館召開。
青海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的縮影,各民族分布上的交錯居住、政治上的休戚與(yu) 共、經濟上的互補共生、文化上的交流交融特點,使得青海成為(wei)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範。
圖為(wei) 青海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班果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 胡貴龍 攝
據介紹,《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匯編·青海卷》主要輯錄不同曆史時期繁衍生息在青海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hui) 等方麵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
“民族團結和諧在青海具有曆史悠久的文化傳(chuan) 承,是深入骨髓的精神基因,是各族人民倍加珍惜的生命線。”青海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班果表示,要將青海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放在五千年中華文明演進曆史進程中,放在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宏大敘事框架內(nei) 審視,深入挖掘、整理、輯錄青海最具代表性的史實,為(wei) 營造各族群眾(zhong) 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le) 的社會(hui) 環境提供曆史依據,為(wei) 全國《史料匯編》和中華民族史研究提供史料支撐。
圖為(wei) 青海省副省長楊逢春主持會(hui) 議並講話。 胡貴龍 攝
青海副省長楊逢春要求參與(yu) 編纂工作的專(zhuan) 家學者,既要總結好青海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維護團結統一的事實,又要昭示引領未來、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使編纂成果發揮好存史、資政、育人的作用。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匯編·青海卷》編纂工作由該省3個(ge)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研究基地主要負責,按動員部署、分解任務和培訓、資料搜集與(yu) 編寫(xie) 、審查驗收與(yu) 提交四個(ge) 階段進行,力爭(zheng) 於(yu) 2024年底完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第七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青海)簽訂產學合作協議17份
由科技部指導,科技部火炬中心、青海省科技廳、西寧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創新挑戰賽(青海)現場賽在青海省省會西寧市舉辦,成功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17份,協議金額達1.67億元。 [詳細] -
提標準擴範圍 青海十年投入超500億民政事業經費保障民生
“十年來,我們累計投入民政事業經費527.6億元,實施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3759個,投資總計58.85億元,集中辦成一批暖民心、順民意、惠民生的民生工程。[詳細] -
青海兩種圖書入選中宣部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
9月22日,記者從省委宣傳部獲悉,近日,中宣部辦公廳印發通知,公布2022年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本年度全國各地共報送主題出版物選題2240種,經評選論證,最終確定160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