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香格裏拉藏族青年的“馬夥伴”:為村莊“馱”來旅遊經濟

發布時間:2022-10-26 15:5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霜降,秋季最後一個(ge) 節氣。霜降之前,今年的第一場雪,已經降在香格裏拉3600米海拔的高原牧場。

  大雪壓青鬆,青鬆挺且直。高原牧場正忙著換裝,藏族青年阿茲(zi) 拉和他的夥(huo) 伴花米、納嘞、康巴、奈態——這群體(ti) 態各異、毛色不同的騾馬們(men) ,在奔勞一個(ge) 夏天後,終於(yu) 可以好好休養(yang) 上一個(ge) 漫長的冬季。近日,中新社記者徒步專(zhuan) 訪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裏拉市洛吉鄉(xiang) 尼汝村,走進藏族青年的生活。

  全村108戶650多人的尼汝,是一個(ge) 半農(nong) 半牧的傳(chuan) 統藏族村莊。每戶人家相對較弱的勞動力上牧場放牧,強勞動力留在村裏種植青稞、玉米,趕馬馱物資供給高原牧場。

  阿茲(zi) 拉從(cong) 小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時候,外婆在牧場放牧,外公要照看土地要趕馬。幼年的他隻能和一匹小白馬結為(wei) 玩伴,在村莊裏和草原上追逐狂奔。十年前,外公去世後,阿茲(zi) 拉扛起家庭的重擔,牽著幾匹騾馬往返村莊與(yu) 牧場,同時還要照看好土地。

  尼汝村的馬種,屬大理馬和中甸馬。這種馬,肌腱發達、性格機敏、耐力持久,善於(yu) 翻山越嶺。千百年來,馬幫依仗它們(men) ,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穀間來往穿梭,在滇川藏及周邊廣袤的區域,開辟出如同毛細血管般的商道——茶馬古道。

  在尼汝村,這些馬不僅(jin) 維係著高原牧場的正常運轉,近些年還為(wei) 村莊馱來了旅遊經濟。

  處在普達措國家公園景區之內(nei) 的尼汝村,囊括高山、湖泊、雪山、草原、溪流、山石、森林、峽穀等除沙漠之外的幾乎所有陸地自然景觀。十多年前,政府修通了尼汝村連接外界的公路。一到夏天,這裏便成為(wei) 徒步野營愛好者的天堂。

  到尼汝徒步野營的遊客,大多會(hui) 邀請一名向導,再租上幾匹馬騎行和馱行李。年輕的阿茲(zi) 拉嗅到機會(hui) ,兼職起徒步向導的工作。

  “小黑騾花米溫順,但力量不夠,一般馱孩子;大黑騾納嘞安靜,耐力最好,馱遊客的行李最合適;棕馬康巴調皮,但力氣最大,馱體(ti) 重大的男遊客;白馬奈態長得漂亮,最受女遊客喜歡。”

  阿茲(zi) 拉清楚夥(huo) 伴們(men) 的個(ge) 性和能力,再加之他曉得不少幽默的網絡語言,因此,遊客對他提供的安全、愉快的服務讚不絕口。

  寒來暑往,他帶領夥(huo) 伴們(men) 在旅遊經濟裏,努力打拚一個(ge) 又一個(ge) 夏天。家裏生活條件好轉了,阿茲(zi) 拉把外婆從(cong) 牧場接回家,頤養(yang) 天年。

  時至今日,阿茲(zi) 拉仍會(hui) 向遊客講起他與(yu) 白馬的過往,以及他倆(lia) 最開心的日子——尼汝村一年一度的祭山跑馬節。每逢節日,阿茲(zi) 拉身著盛裝,騎上裝扮好的白馬,來到紮拉勝嘎山腳下,與(yu) 村中青年鮮衣怒馬,繞著神山賽跑。白馬飛馳,常為(wei) 他拿下前三的名次。

  近兩(liang) 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處在高原的迪慶州雖一直是片淨土,但旅遊業(ye) 還是受到嚴(yan) 重影響。

  但在今年暑假,阿茲(zi) 拉接待到比正常年份還要多的遊客。8月受西藏等地疫情影響,迪慶州旅遊業(ye) 遇冷。望向大雪中挺直的青鬆,阿茲(zi) 拉堅信,疫情也終有過去的一天。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