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以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教育現代化

發布時間:2022-12-08 16: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強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國式教育現代化以新的內(nei) 涵特征、曆史使命與(yu) 發展路徑。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全麵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基石。實現中國式教育現代化必須著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和重構高質量教育體(ti) 係。

  麵向新征程,北京師範大學師生將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優(you) 師計劃”師範生回信精神,傳(chuan) 承百廿師範育人優(you) 秀傳(chuan) 統,牢記新時代教師教育職責使命,助力全麵提升國民綜合素質、積極推進教育優(you) 質均衡轉變、奮力促進科技教育深度融合,以教育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國民素養(yang) 全麵提升的現代化。建立高質量教育體(ti) 係是提高國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的重要途徑。北京師範大學立足現實基礎和學科優(you) 勢,穩步推進“全民教育”工程,基於(yu) 科學研究實施提升國民素養(yang) 的各項舉(ju) 措。一是加強國民素養(yang) 組成要素與(yu) 養(yang) 成規律研究。構建新時代大中小學生發展核心素養(yang) 體(ti) 係,明晰新時代國民素養(yang) 組成要素。二是完善輻射各層次教育的課程體(ti) 係。牽頭開展大中小學教材課標研製,開發覆蓋各年齡層的國民通識教育學習(xi) 資源。三是構建服務全生命周期的終身教育體(ti) 係。針對兒(er) 童青少年群體(ti) ,加強學校-家庭-社會(hui) 協同育人模式形成等研究。針對中青年教師群體(ti) ,依托“國培計劃”推動教師培訓綜合改革。四是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進一步鞏固和增強國際漢語腦科學研究中心的地位與(yu) 優(you) 勢,做好大中小學中華文化教材建設。五是優(you) 化少數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體(ti) 係。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的現代化。實現教育從(cong) 基本均衡向優(you) 質均衡轉變,是民之所需、國之所向。北京師範大學深入實施“優(you) 師計劃”,大力推進“強師工程”,培養(yang) 更多在基層教育領域留得住、幹得好的“四有”好老師。一是增數量,大力選拔樂(le) 教適教的師範生。“十四五”期間擬覆蓋全部脫貧縣及中西部陸地邊境縣所在省份。二是提質量,增強師範生善於(yu) 從(cong) 教的硬實力。優(you) 化完善人才培養(yang) 方案,創新教育教學實踐模式。三是蓄能量,築牢師範生常學優(you) 教的基礎。實施“啟航計劃”,從(cong) 資金支持、職後培訓等方麵做好全周期幫扶;實施“教師能力提升計劃”,推進基於(yu) 項目縣為(wei) 基礎的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教師發展機構“四位一體(ti) ”協同育人;推進“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探索中西部欠發達地區中小學“結伴成長”機製。

  中國式教育現代化是科技教育深度融合的現代化。麵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出的一係列重要任務,北京師範大學以“互聯網+教育賦能工程”進一步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智能技術與(yu) 教育改革深度融合。大力推進“5G+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區塊鏈+智慧教育”在教育改革中的廣泛使用。二是促進教師教育適應數字化發展變革。進一步提升教師數字素養(yang) ,依托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支撐教師教育職前職後一體(ti) 化改革。三是加強合作,構建智慧教育新生態。在智慧教育戰略驅動下與(yu) 政府、企業(ye) 和中初教育單位等加強合作,共同推動智慧教育發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