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召開“西藏 這十年”新聞發布會
近日,西藏自治區召開“西藏這十年”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文物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最新進展。
西藏文物資源豐(feng) 富、風格獨特。目前,全區已調查登記的各類不可移動文物點4468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373處,其中國家級70處、自治區級603處、市縣級1700處;可移動文物達51萬(wan) 件。
十年來,文物安全防範能力得到新加強。西藏將文物安全工作納入自治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績效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建立自治區和市地文物安全工作聯席會(hui) 議製度;國家和自治區先後投入5億(yi) 元,實施了文物保護單位安防消防、電氣線路改造和智慧用電等項目;積極防範和嚴(yan) 厲打擊文物犯罪,破獲文物案件40起、追繳文物1974件,鑒定涉案文物1697件/套。
十年來,文物保護基礎工作有了新提升。加快推進文物保護規劃編製工作,印發《西藏自治區邊境地區文物保護規劃》,編製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大昭寺、紮什倫(lun) 布寺等一批全國重點文物單位保護規劃;成立國家古代壁畫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藏工作站和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西藏聯合工作站,實施30個(ge) 館藏文物科技保護和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等監測保護項目;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調查登記石窟寺(摩崖造像)277處,進一步摸清了西藏文物資源的家底;完成7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518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和建設控製地帶劃定工作。
十年來,讓文物活起來彰顯新成效。實施西藏曆史文化挖掘工程,深化文物研究和考古成果的整理、闡釋和轉化,50餘(yu) 篇專(zhuan) 業(ye) 論文在國內(nei) 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加快推進西藏文物數字化、智慧化建設,實施珍貴文物古籍保護修複、數字化工程,建設文物資源數據庫和數字布達拉宮、智慧西藏博物館等5G+智慧文物項目,研發文化創意產(chan) 品211類1370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春之花綻放雪域高原——記西藏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徐馭堯
采訪西藏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人民日報社西藏分社記者徐馭堯是件頗不容易的事。第一次聯係,撥通電話,對方聲音很小,說正在新聞現場采訪;第二次溝通,對方正在趕往山南市洛紮縣的采訪路上。[詳細] -
西藏航空不斷優化航線網絡 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不斷調整、西藏區內有序恢複生產生活秩序,西藏航空積極響應自治區黨委號召,助力區內複工複產複學,持續調整、優化航線網絡布局,並推出了包機、航線往返次卡等服務。[詳細] -
西藏積極開展民族團結普法宣傳
今年是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的關鍵一年,西藏自治區緊密結合邊境民族地區實際,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