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安:探索學前教育改革新路子 五年新增公辦幼兒園196所
“步行15分鍾區域內(nei) ,有3個(ge) 公辦幼兒(er) 園可選,每學期保健費用不到2000元。”19日,四川省廣安市前鋒區六角丘安置房小區居民辛星說,最近幾年,身邊公辦幼兒(er) 園數量多了、質量高了,“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得到根本解決(jue) 。
廣安市於(yu) 2018年在四川省率先全域實施公辦學前教育示範市建設。5年間,新增公辦幼兒(er) 園196所、學位6.29萬(wan) 個(ge) ,全市普惠性幼兒(er) 園占比從(cong) 2017年的10.94%提升到81.96%,探索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新路子。
堅持一個(ge) 理念:不能政府省小錢讓老百姓花大錢
家住廣安市廣安區金安大道明發廣場小區的李歡,出小區步行5分鍾,就把小女兒(er) 送到了廣安市第五幼兒(er) 園校門口。“校園環境好,師資力量強,距離家門近,保教費用低。”李歡對這個(ge) 家門口的公辦幼兒(er) 園評價(jia) 極高。
但如時間回到2018年之前,“幼兒(er) 園”三個(ge) 字在廣安老百姓的評價(jia) 中,口碑卻是另外一番模樣。當時,李歡為(wei) 讓大兒(er) 子讀上公辦幼兒(er) 園,幾乎跑遍了廣安半座城,得到的答複均是“招滿了、裝不下了”。無奈之下,隻能在一個(ge) 民辦幼兒(er) 園讀了3年,花費超3萬(wan) 元。
2018年之前,公辦園“一位難求”的狀況在廣安十分普遍。在廣安主城區,隻有10.4%的適齡幼兒(er) 能獲得公辦幼兒(er) 園入學機會(hui) 。“幾平方公裏的城市新區,沒有配置一所公辦幼兒(er) 園。”廣安市委教育工委書(shu) 記、市教育體(ti) 育局局長黎均平介紹,例如當時家住廣安城區東(dong) 南片區的兒(er) 童,不得不跨片區尋找民辦幼兒(er) 園入學。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廣安全市有公辦幼兒(er) 園78所,僅(jin) 占全市幼兒(er) 園總數的10.94%,分別低於(yu) 四川省、全國8.96、18.01個(ge) 百分點。前些年,廣安針對政府推進民生實事的民意調查中,“加大公辦幼兒(er) 園供給”這一群眾(zhong) 呼聲幾乎都能穩居前三。
廣安市委市政府於(yu) 2018年起實施公辦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域創建公辦學前教育示範市,新(擴)建公辦幼兒(er) 園160所,讓全市80%以上的適齡兒(er) 童能到公辦幼兒(er) 園上學,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入園難”“入園貴”的難題,重構學前教育市場供需新格局。
黎均平表示,新(擴)建160所幼兒(er) 園,不能隻是“口號喊得響”,而是需要真金白銀投入,解決(jue) 土地和資金兩(liang) 大難題。據當時測算,這160所幼兒(er) 園需一次性投入建設資金約20億(yi) 元,這還不包括土地成本。而建成運行後,每年用於(yu) 人員工資、校舍維護等運轉資金近5億(yi) 元。
這樣的投入,對於(yu) 1998年建市的廣安來說,確實需要“小馬拉大車”的勇氣。據廣安市2018年財政決(jue) 算報告顯示,當年廣安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才剛剛超過80億(yi) 元。
小財政辦不辦大教育?小財政保不保大民生?這對於(yu) 廣安決(jue) 策層來說,是一項關(guan) 乎執政理念的考驗。
“花在民生上的錢每一分都是值得的。”廣安市委、市政府算了一筆賬,如果全市80%的孩子能讀上公辦幼兒(er) 園,按每名幼兒(er) 每學期費用2000元計算,每年能為(wei) 家長們(men) 節省開支共計10億(yi) 元以上。
“不能政府省小錢,讓老百姓花大錢。”廣安市政府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正是堅持這樣的理念,廣安願意並敢於(yu) 以“大投入”讓廣安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看到更大變化。
強化要素保障:拿最好的地段來建 用最優(you) 的師資去辦
華鎣市清溪路幼兒(er) 園2019年秋季投用,規模15個(ge) 班、450個(ge) 學位。當時圍繞幼兒(er) 園到底要不要建在這裏,意見並不統一。有部門認為(wei) ,這塊地位於(yu) 城市新區,周邊已有5個(ge) 居民小區,土地出讓價(jia) 格高,用來建幼兒(er) 園“可惜了”。但最終在一場規劃會(hui) 上眾(zhong) 人達成共識:“周邊都有5個(ge) 小區了,還不配建幼兒(er) 園,這些娃娃到哪裏去讀書(shu) ?”
拿出最好的地段來建。近五年,廣安市劃撥建設用地1300畝(mu) ,將主城區、縣城區作切入點,全域謀劃、前瞻布局,在緊鄰公園、綠地、廣場選點,把最優(you) 地段留給教育,建在群眾(zhong) 最需要的地方,160所幼兒(er) 園迅速布局。
舉(ju) 全市之力解決(jue) 資金難題。一方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把更多資金投向民生領域。另一方麵,多方籌集資金,該市財政新設獎補資金撬動區縣投入,地方債(zhai) 券優(you) 先保障,教育係統多方爭(zheng) 援,全市累計投入幼兒(er) 園建設資金24億(yi) 元。
5年來,廣安全市新建公辦幼兒(er) 園170所,再加上回購26所民辦園改造成公辦園,全市公辦幼兒(er) 園從(cong) 2017年的78所增加到274所,新增學位6.29萬(wan) 個(ge) ,全市學前教育公民辦學位比由2:8調整為(wei) 8:2。
學校建起來了,師資如何配備、保教如何保證?黎均平介紹,一方麵,廣安市創新出台公辦幼兒(er) 園合同製幼兒(er) 教師、保育員招聘管理辦法,招聘專(zhuan) 業(ye) 對口的合同製青年教師2386名,配備園長196名;另一方麵,通過實施“名園引領”工程,以園帶園、以城帶鄉(xiang) ,以公辦品牌園為(wei) 龍頭領辦新建園、薄弱園,推動城鄉(xiang) 學前教育“齊頭並進”均衡發展。
王容是四川省示範性幼兒(er) 園武勝縣東(dong) 方紅幼兒(er) 園的青年骨幹教師,被下派到禮安幼兒(er) 園任園長。“來之前,校園文化和環境創設很簡單,保教理念傾(qing) 向‘小學化’。”麵對這樣的情況,王容帶領教師動手美化校園及教室環境,增設繪本館、美工室、創意坊、舞蹈室等功能分區,把縣城幼兒(er) 園保育和管理理念帶了過來。
武勝縣賽馬鎮第二幼兒(er) 園位於(yu) 農(nong) 村地區,由該縣最大的印山幼兒(er) 園結對領辦。“縣城來的老師教跳舞、音樂(le) 、手工,給孩子們(men) 帶來很大變化。”武勝縣賽馬鎮印家溝村村民楊紅梅說,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變化,在6歲孫女張夢琪身上得到體(ti) 現。
吳詩宇是廣安市第二幼兒(er) 園的一名合同製幼兒(er) 教師,幼教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她曾一度因為(wei) 工作而感到迷茫。“傳(chuan) 統公辦園編製很少,很難考進,不少民辦園的工資待遇不穩定、缺乏培訓。”以合同製身份進入廣安市二幼以後,吳詩宇參加了崗前培訓、國培計劃,成長很快,“五險一金”均有財政保障。
公辦園招生了,民辦園怎麽(me) 辦?廣安堅持一體(ti) 化推進、差異化定位,辦好公辦園同時,停辦劣質民辦幼兒(er) 園297所,升級166所優(you) 質民辦園成為(wei) 普惠園幼兒(er) 園,全市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到81.96%。
黎均平表示,接下來,廣安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深入探索總結欠發達地區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新經驗,著力打造引領川渝、麵向全國的普及普惠實踐樣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理塘:錢塘支教老師給牧區學生播下天文的種子
”2022年11月30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禾尼鄉騾子溝小學的孩子們,圍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支教老師王建煜身邊,驚奇地說到。11月30日,王建煜受邀來到海拔4300多米的騾子溝小學,帶著天文設備為牧區孩子們上了一節望遠鏡...[詳細] -
“2022年川渝地區—湄公河國家地方合作論壇”在四川宜賓舉辦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和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宜賓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外事辦公室和重慶市外事辦公室承辦的主題為“同飲一江水·共贏新時代”的“2022年川渝地區——湄公河國家地方合作論壇”在宜賓市舉行。[詳細] -
四川汶川:送教上門助特殊兒童圓上學夢
“樂樂,你看誰來了……”看到阿壩師院啟明星社團的老師們來到了家中,樂樂(化名)的奶奶高興地將老師迎到了家中。今年以來,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依托阿壩師範學院教學資源優勢。[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