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出台實施方案著力建設全省文化大市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繼提出建設“全省工業(ye) 強市”目標後,依托民族文化、農(nong) 墾文化、現代詩歌文化多元匯聚的獨特優(you) 勢,近日出台《關(guan) 於(yu) 建設全省文化大市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按照德令哈市委“1245”發展思路,創新推進“686”工程,著力建設全省文化大市,不斷提升各族群眾(zhong) 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實施方案》以堅持文化傳(chuan) 承保護,增強文化自信;堅持多元文化交融,促進文化共興(xing) ;堅持文化彰顯產(chan) 業(ye) ,打造產(chan) 業(ye) 高地;堅持文化涵養(yang) 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堅持文旅相依融合,增添發展動力;堅持文化服務群眾(zhong) ,以增強幸福指數為(wei) 工作原則,提出不斷提升文化的創造力、傳(chuan) 播力、影響力和綜合競爭(zheng) 力,促進文化與(yu) 經濟、旅遊、生態等多領域體(ti) 係化融合、全鏈條發展,努力開創城市特色文化培根鑄魂、繁榮興(xing) 盛、產(chan) 業(ye) 引領的新局麵,使德令哈多元文化標識更加鮮明。
《實施方案》以創新推進“686”工程為(wei) 實施路徑,提出打造“六個(ge) 品牌”、聚焦“八大工程”、完善“六大平台”三個(ge) 方麵提出48項具體(ti) 舉(ju) 措。以文城相諧的現代詩歌文化、多元和諧的特色民族文化、培根鑄魂的紅色農(nong) 墾文化、產(chan) 文互促的綠色生態文化、匠心傳(chuan) 承的精品非遺文化、共建共享的全域公共文化“六個(ge) 品牌”為(wei) 核心,以博物館群文化塑造、街鎮文化建設、文藝創作突破、全民誦讀普及、民族文化共興(xing) 、生態文旅打造、公共文化服務提升、文化人才培育等“八大工程”為(wei) 路徑,以文化宣傳(chuan) 、文化教育、文化保護、文化展示、文化服務、文化旅遊等“六個(ge) 平台”為(wei) 載體(ti) ,提出力爭(zheng) 到2025年,將德令哈市建設成為(wei)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更加完善、設施設備更加齊全、資源配置更加優(you) 化、產(chan) 品供給更加豐(feng) 富、群眾(zhong) 文化活動更加繁榮、地域文化標識更加鮮明,在全省具有顯著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文化大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多舉措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
記者近日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了解到,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積極對接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出台相關政策,促進優秀退役軍人到中小學任教,持續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推動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就業。 [詳細] -
西寧:“三鄉工程”助力鄉村振興取得顯著成效
2022年以來,西寧市堅持規劃引領,厚植市民下鄉基礎,開展“多規合一”村莊規劃編製31個,建設2個美麗城鎮、86個高原美麗鄉村和29個鄉村振興試點村。[詳細] -
青海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取得新進展
記者近日從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國家知識產權局、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陸續公布了2022年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優勢企業和青海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評選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