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日喀則市江孜縣做好供需對接,推動農牧民轉移就業

發布時間:2023-02-15 09:36: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江孜縣重孜鄉(xiang) 努康村群眾(zhong) 正搶抓農(nong) 閑時間,參加鋼筋工培訓。 記者 陳林 攝

  就業(ye) 是民生之本,連著千家萬(wan) 戶,關(guan) 乎民生冷暖。

  藏曆新年臨(lin) 近,日喀則市江孜縣重孜鄉(xiang) 努康村120名當地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正搶抓農(nong) 閑時間,參加職業(ye) 技能培訓學校組織的鋼筋工培訓,待培訓結束取得資格證後,所有學員將通過勞務合作社以派遣方式實現就近就便就業(ye) 。

  這就是江孜縣“訂單式”+“點對點”轉移農(nong) 牧民就業(ye) 工作模式。

  2022年,江孜縣創新工作模式,精準施策,通過“點對點”輸送一批、產(chan) 業(ye) 發展吸納一批、項目建設承載一批、能人帶動轉移一批等多種方式,抓實、抓好、抓細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截至2022年底,實現轉移就業(ye) 24978人、創收3.1億(yi) 元、組織化輸出15373人、區外轉移就業(ye) 152人。

  江孜是西藏的人口大縣,如何更好幫助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從(cong) 而進一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是江孜縣委、縣政府麵臨(lin) 的難題。

  為(wei) 此,江孜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三級書(shu) 記主抓”工作機製,進一步調整充實以縣委書(shu) 記為(wei) 組長、政府縣長為(wei) 常務副組長的轉移就業(ye) 工作領導小組,專(zhuan) 門設立工作專(zhuan) 班,形成層層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局麵。

  同時,通過定期召開轉移就業(ye) 月度、季度、年度工作推進會(hui) ,及時分析就業(ye) 形勢、完善幫扶舉(ju) 措、補齊工作短板,有力營造轉移就業(ye) 工作濃厚氛圍。

  在轉移就業(ye) 過程中,江孜縣發現農(nong) 牧民缺乏技能是個(ge) 短板。

  江孜縣人社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次旦多吉介紹說,我們(men) 按照“企業(ye) 需要什麽(me) 人、我們(men) 培養(yang) 什麽(me) 人”的要求,在全麵了解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意願和企業(ye) 用工崗位需求後,充實調整培訓計劃,確保做到哪裏有需求,課堂就開到哪裏;哪裏有產(chan) 業(ye) ,培訓就辦到哪裏,努力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據統計,僅(jin) 2022年,江孜縣通過“訂單定崗式”培訓,就累計為(wei) 1980名農(nong) 牧民提供技能培訓,培訓涉及掛毯編織、鋼筋工、縫紉工、會(hui) 計、創業(ye) 、畜禽養(yang) 殖、烹調、裝載挖機等方麵。

  政府搭台,群眾(zhong) 唱戲,但群眾(zhong) 的戲唱得好不好,關(guan) 鍵要看政府的措施精不精準。

  為(wei) 推動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實現組織化、精準化,江孜縣創新“政府主導+企業(ye) 運作+專(zhuan) 合參與(yu) +人社組織”“培訓學校+勞務輸出合作社+集體(ti) 施工隊+農(nong) 牧民”“點對點”“一站式”轉移就業(ye) 工作模式,深入挖掘勞務合作社、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吸納作用,積極引導勞務派遣機構主動協調用人單位,組織開展轉移就業(ye) 精準服務。

  2022年,協同宗城勞務派遣公司主動對接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實現組織化轉移就業(ye) 380餘(yu) 人;協同雪域陽光勞務派遣公司和傑卡爾孜勞務派遣公司,實現那曲和阿裏跨市地轉移就業(ye) 100餘(yu) 人;堅持將項目用工作為(wei) 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的關(guan) 鍵渠道,通過“組團式”勞務輸出吸納本地勞務用工1000餘(yu) 人。

  此外,江孜縣還通過政府組織、主動輸送、生活關(guan) 懷和勞動維權四種方式,組織人社、工會(hui) 、勞務派遣公司前往組織化輸出地看望慰問江孜勞務人員,用工結束後主動對接民工工資,努力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氛圍。

  江孜縣江熱鄉(xiang) 班久倫(lun) 布村村民塔傑通過組織化轉移就業(ye) ,參加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短短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時間就掙到26000多元工資。塔傑說:“有黨(dang) 和政府帶著我們(men) 幹,工資有保障,我們(men) 感到既放心又開心,未來的日子會(hui) 越來越好。”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