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從殷墟甲骨到明清檔案,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首次集中展出

發布時間:2023-02-17 10:1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開幕式15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舉(ju) 行。從(cong) 甲骨文到明清檔案,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首次集中展出。

  展覽共分為(wei) “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遺書(shu) ”“明清檔案”四個(ge) 專(zhuan) 題,分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展廳,展出麵積近30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國圖藏甲骨、敦煌遺書(shu) ,甘肅簡牘博物館藏漢簡、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藏明清檔案等多種類型的珍貴文物文獻共計249種382件。

  殷商甲骨文、居延漢簡、敦煌遺書(shu) 、明清內(nei) 閣大庫檔案是上世紀初中國古文獻的“四大發現”。本次展覽首次將分藏於(yu) 各處的珍貴文物薈萃一堂,是迄今為(wei) 止“四大發現”主題相關(guan) 文物最大規模的展覽。觀眾(zhong) 可在國家典籍博物館一站式了解中國典籍發展曆程中的各種載體(ti) 及豐(feng) 富的裝幀形式,透過古文獻近距離感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殷墟甲骨”的亮點展品包括記載商王田獵,獵獲麋鹿和兔的龜腹甲殘片甲骨2174,上麵的“兔”字象形基本把兔子的前後腿、小短尾等外形表現出來,十分生動傳(chuan) 神;“居延漢簡”中,兩(liang) 枚分屬兩(liang) 批出土的“肩水金關(guan) ”簡在展覽中得以重聚一堂;“敦煌遺書(shu) ”的亮點展品包括海內(nei) 孤本吐蕃統治時期寫(xie) 本《李陵變文》,以及抄寫(xie) 於(yu) 西涼建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417年1月30日)的《四分律初分》,是現存最早的抄本,同時也是國家圖書(shu) 館所藏敦煌遺書(shu) 中有紀年的最早一卷;“明清檔案”亮點展品包括用以盛裝皇帝聖訓、實錄等珍貴典籍的清代金匱等。

  此次展覽不僅(jin) 是圖書(shu) 館、博物館、檔案館、研究院之間打破館際、行業(ye) 資源壁壘,突破地域限製,整合優(you) 質文化資源,共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溯源中國曆史,探索中華文脈的一次圓滿聯動,更是發揮各自優(you) 勢,同心協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新嚐試。

  本次展覽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敦煌研究院、甘肅簡牘博物館、國家圖書(shu) 館(國家典籍博物館)聯合主辦。文化和旅遊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饒權致辭並宣布展覽開幕。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哲學社科與藏學研究優秀科研成果走近讀者

    為積極營造全社會“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文化氛圍,近日,由區黨委宣傳部主辦,西藏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承辦的西藏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與藏學研究優秀科研成果展示暨圖書捐贈活動在西藏風馬旗書城...[詳細]
  • 山東日照三學生“聲聲慢”中“致文明”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山花蕉葉暮色叢染紅巾,遠帆雲海低,孤煙嫋嫋起,多彩文明相匯交融在這裏……”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這首寫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小情歌”。[詳細]
  • 作業拖拉惹怒媽媽 一年級男生仿《滿江紅》寫小古文致歉

    彩虹城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虞蘇敏,前幾天收到了班裏一個男生寫的一篇小古文《娘兒》,全文49字,很多都是拚音,小朋友寫得“聲淚俱下”——“如今孩兒未大,娘為走乎?娘如走乎,可想孩兒之痛!作為孩兒之痛,何時滅!娘!孩兒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