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消協將開展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項行動
2022年,一些學生家長在校外培訓機構捆綁銷售、充值贈送等促銷手段的誘導下,超時段、超限額支付培訓費用,帶來“卷錢跑路”“退費難”風險,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教育培訓服務投訴近7萬(wan) 件,高居服務類第三位。對此,教育部、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提醒廣大家長和學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訓,理性選擇培訓機構,理性支付培訓費用。
記者了解到,2023年,教育部、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將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開展校外培訓“平安消費”專(zhuan) 項行動,進一步規範培訓收費行為(wei) 、強化校外培訓預收費資金監管、加快校外培訓消費糾紛化解、加強消費教育指導、嚴(yan) 肅查處學科類“隱形變異”培訓,切實維護學生及家長合法權益。
據悉,一些校外培訓機構未取得主管部門發放的行政許可,或以個(ge) 人名義(yi) 開展“一對一”“住家教師”“高端家政”等違規培訓,這類培訓既無資格資質、無質量保證,又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為(wei) 方便家長查詢,教育部開通了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yu) 服務綜合平台,家長可通過“校外培訓家長端”APP,選擇具備資格資質的校外培訓機構。
教育部、中消協提醒廣大學生家長,在繳納培訓費用前,要與(yu) 校外培訓機構簽訂由教育部和市場監管總局製定的《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2021年修訂版),特別要關(guan) 注涉及課程、從(cong) 業(ye) 人員、費用的條款,明確約定退費情形、退費方式,同時索取正規發票並妥善保管。
同時,要理性支付培訓費用。學生家長在支付培訓費用時,不要支付超過3個(ge) 月或60個(ge) 課時的費用;非學科類培訓一次支付不超過5000元限額的費用,避免退費糾紛和“卷錢跑路”風險。
此外,要警惕以“充值贈送”等方式誘導超時段、超限額收費。要注意繳費安全,通過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yu) 服務綜合平台完成培訓繳費,切勿通過轉賬或現金等方式將培訓費用支付給除預收費資金監管賬戶以外的任何賬戶。
教育部、中消協提醒,要警惕機構虛假宣傳(chuan) 。一些培訓機構為(wei) 獲得最大客源、獲取最大利益,刻意誇大宣傳(chuan) 培訓效果、培訓成績、從(cong) 業(ye) 人員力量。建議家長和學生“三思而後行”,實地考察培訓機構的辦學場所、從(cong) 業(ye) 人員力量、經營情況、設施設備等情況後,再做決(jue) 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這所高校學子用青春熱血傳遞“大能量”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一直都有獻血的念頭,剛好收到學校通知獻血車進校園了,所以我立馬就跑過來,想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紀念一下。”[詳細] -
創業培訓進校園江蘇每年培訓大學生不少於30萬人次
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顧潮13日表示,該省麵向在省內就讀且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開展針對性、梯次性、補貼性創業培訓,每年培訓大學生不少於30萬人次,其中應屆畢業生不少於15萬人次。 [詳細] -
北京:2024年起6個藝術類專業實施全市統考
今天,北京教育考試院發布了北京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明確,北京市將完善藝術類專業全市統考體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