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取得新進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至兩千三百七十三處

發布時間:2023-03-20 09:27:00來源: 西藏日報

  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全區文化工作會(hui) 議了解到,剛剛過去的一年,全區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取得新進展。西藏著力夯實文物基礎工作,完成了7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2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全區各類文物點從(cong) 4277處增加到4468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從(cong) 1987處增加到2373處,其中市縣級從(cong) 1314處增加到1700處。完成了全區名碑名刻文物遴選推薦及碑刻石刻文物資源摸底調研工作,共發現59處碑刻石刻文物。完成全區149處文物收藏單位一級文物信息複核備案。

  據悉,2022年以來,西藏文物工作努力踐行“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jia) 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全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各項工作推進有力有序。去年,西藏文物部門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持續推進古籍文獻保護利用工作。形成《布達拉宮貝葉經等古籍文獻保護利用項目總體(ti) 規劃實施方案》,完成了《布達拉宮文物(古籍文獻)保護利用總體(ti) 規劃》。布達拉宮文物(古籍文獻)保護利用一期項目完成驗收,組織實施二期項目,目前正完善三期項目方案。加快推進文物項目建設。組織實施江孜宗山抗英遺址、熱振寺壁畫等20個(ge) 文物保護維修項目,其中已完工3個(ge) 項目。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西藏文物平安工程和紅色遺跡保護利用工程,完成其中9個(ge) 項目的前期工作。建立國家和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項目儲(chu) 備庫,進一步規範了全區文物保護項目的管理。

  此外,西藏進一步深化考古挖掘研究工作,組織實施“高原大考古”工程,開展31個(ge) 文物考古調查、發掘、評估及研究項目。切熱遺址、瑪不錯遺址、格布賽魯遺址、當雄墓地等考古發現在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hui) 上公布。其中,在阿裏地區噶爾縣獅泉河岸邊發現的切熱遺址是青藏高原腹地少見的具有明確地層堆積的史前早期人類活動遺址,填補了青藏高原腹地距今8000年—10000年史前考古文化的空白,更重要的是,遺址發現一處石製品密集分布區,據此有望逐步揭開約1萬(wan) 年前華北人遷徙進藏的久遠曆史。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