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爭當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的新時代好兒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育英學校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發布時間:2023-06-02 09:19:00來源: 新華社

  “新時代中國兒(er) 童應該是有誌向、有夢想,愛學習(xi) 、愛勞動,懂感恩、懂友善,敢創新、敢奮鬥,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好兒(er) 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六一”國際兒(er) 童節到來之際,前往北京育英學校考察,寄語廣大少年兒(er) 童立誌為(wei)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而讀書(shu) ,不負家長期望,不負黨(dang) 和人民期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並發表重要講話,在各地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中引發熱烈反響。

  “在麵對麵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總書(shu) 記對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的重視。”北京育英學校五年級數學教研組長李丹表示,學校將按照總書(shu) 記的要求和希望,在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知識智力、身體(ti) 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麵加大培養(yang) 力度。一定落實好“雙減”政策,推進家校社協同,促進孩子們(men) 全麵發展。

  作為(wei) “新安旅行團”母校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小學的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周永飛深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加強革命傳(chuan) 統教育”的必要性。

  周永飛說,新安小學一直把傳(chuan) 承“新安旅行團”光榮傳(chuan) 統作為(wei) 立德樹人的重要內(nei) 容,探索將紅色教育、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教學手段結合,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為(wei) 學生的健康成長注入“紅色力量”“精神之鈣”。

  寥廓的秦嶺山穀,不時回蕩起嘹亮的口號聲。

  陝西省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中心小學學生黃朝勇結束大課間武術操回到教室,聽老師講述習(xi) 爺爺的諄諄囑托。“習(xi) 爺爺說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長得壯壯的、練得棒棒的。我會(hui) 努力鍛煉身體(ti) 、保護眼睛,不辜負習(xi) 爺爺對我們(men) 的期望。”

  “體(ti) 育鍛煉是增強少年兒(er) 童體(ti) 質最有效的手段。”老縣鎮中心小學體(ti) 育教師餘(yu) 啟興(xing) 說,孩子們(men) 需要特色的、充滿創意的體(ti) 育課程,要加強師資力量,豐(feng) 富課外運動、社團活動,讓他們(men) 在趣味體(ti) 育中快樂(le) 成長。

  “習(xi) 爺爺說,很多知識和道理都來自勞動、來自生活。這讓我覺得特別自豪。”湖南省長沙市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黃景行每周都期待學校的勞動實踐課程,“在學校的屋頂農(nong) 場,我和小夥(huo) 伴們(men) 自己鋤地、施肥、除草,種植了胡蘿卜和洋蔥,還請爸爸媽媽品嚐。”

  “孩子在勞動中收獲了知識,學會(hui) 了種植蔬果、整理房間、烹飪。”黃景行的媽媽孔女士說,“勞動要從(cong) 娃娃抓起。我們(men) 將繼續引導孩子樹立勞動觀念,提高勞動能力,既通過勞動磨煉意誌,也要在勞動中將親(qin) 近自然、愛護生態的理念深深植入孩子的心靈。”

  在太空中怎麽(me) 吃飯、怎麽(me) 睡覺?怎樣才能成為(wei) 一名航天員?今年“六一”期間,在中國兒(er) 童中心啟動“科普進萬(wan) 家行動”,邀請中科院院士武向平、英雄航天員王亞(ya) 平為(wei) 孩子們(men) 講述航天知識,激發孩子們(men) 對航天探索的興(xing) 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科學實驗課,是培養(yang) 孩子們(men) 科學思維、探索未知興(xing) 趣和創新意識的有效方式。這令我倍受鼓舞、深受啟發。”中國兒(er) 童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叢(cong) 中笑說,“我們(men) 將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yang) 孩子對科學的熱愛和激情,推動他們(men) 從(cong) 小樹立‘科技創新、強國有我’的誌向,為(wei) 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貢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勉勵孩子們(men) 爭(zheng) 當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新時代好兒(er) 童,這對我們(men) 的日常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天津市教委體(ti) 美勞處二級調研員劉恒嶽說。

  “天津市全力推進‘培元工程’,創新美育教師培養(yang) 機製,加強美育與(yu) 德育、智育、體(ti) 育、勞動教育相融合。接下來,我們(men) 還將積極開展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校外美育實踐活動,讓美育課與(yu) 思政課同心同向,美育課程與(yu) 實踐同心同行。”劉恒嶽說。

  從(cong) 2015年起,重慶市人民小學就開設意大利語課程,用語言和文化架設起師生與(yu) 世界溝通的橋梁。

  “正如總書(shu) 記所指出,我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是有優(you) 勢的,要堅定文化自信。隻有把自己好的東(dong) 西堅持好,把國外好的東(dong) 西借鑒好,與(yu) 時俱進、開放發展,才能讓孩子們(men) 有更廣闊的眼界,成長為(wei) 國之棟梁。”作為(wei) 一名從(cong) 教30年的教育工作者,重慶市人民小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楊浪浪有著自己的感悟。

  總書(shu) 記在考察中看望正在研討備課的老師們(men) ,強調人才培養(yang) ,關(guan) 鍵在教師。這讓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明花學校教師安文軍(jun) 感到責任重大。

  “作為(wei) 新時代的教師,肩負培養(yang)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的光榮使命。”安文軍(jun) 說,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修養(yang) 、提高自身素質,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時時處處為(wei) 學生當表率。

  少年兒(er) 童茁壯成長、健康成才,離不開黨(dang) 和政府及全社會(hui) 的“托舉(ju) ”。

  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教育工委委員、教育廳黨(dang) 組成員朱寶江說:“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men) 將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為(wei) 指引,在兒(er) 童事業(ye) 發展中堅持和完善最有利於(yu) 兒(er) 童、促進兒(er) 童全麵發展的製度機製,統籌推進城鄉(xiang) 、區域、群體(ti) 之間兒(er) 童的均衡發展,為(wei) 各族兒(er) 童茁壯成長創造有利條件,讓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裏的各族兒(er) 童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