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中外學生奔赴青海村鎮開展義診

發布時間:2023-07-14 10: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圖為(wei) 長沙醫學院“長小團”赴紅崖溝村義(yi) 診服務現場。 劉洋 攝

  山上綠樹成蔭,綠意盎然,白牆紅簷的藏式傳(chuan) 統風格民居與(yu) 青山綠水相互映襯,這個(ge) 名為(wei) “紅崖溝”的小村莊,位於(yu)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平均海拔2600米。7月13日,由長沙醫學院中外學生代表組成的“長小團”暑期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團隊的中外學生千裏迢迢前往青海省,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開展義(yi) 診服務。

  在紅崖溝村民委員會(hui) 門口,許多居民早已冒雨在此排隊等候。村民曲多帶著5歲的女兒(er) 早早到達現場,“最近總感覺膝蓋不舒服,聽說有醫學院義(yi) 診,就連忙過來看看。”

  長沙醫學院的留學生們(men) 為(wei) 前來就診的村民測量血壓血糖、艾灸等,中國學生的中醫組則是通過望聞問切的方式問診、把脈,認真聆聽既往病史,解答村民問題,出具診療意見。


圖為(wei) 長沙醫學院學生為(wei) 紅崖溝村村民艾灸治療。 劉洋 攝

  長沙醫學院團委副書(shu) 記尚蕾介紹,本次義(yi) 診前,團隊已提前了解當地群眾(zhong) 的多發病類型,攜帶了充足的藥品。與(yu) 此同時,他們(men) 還為(wei) 紅崖溝村村民“分級診療”,“把脈”大家的健康狀況,對村民所患病症囑咐後續檢查和進一步治療給出相應建議。

  “此次活動,我們(men) 看到了祖國西部的時代變化,體(ti) 驗了這裏的淳樸民風,我們(men) 也將繼續秉承長沙醫學院培養(yang) 鄉(xiang) 村醫生的宗旨,把我們(men) 的‘醫學特色+項目’帶到西部、帶到基層。”長沙醫學院學生林森說。

  這也是長沙醫學院暑期三下鄉(xiang) 社會(hui) 實踐團隊第一次開展留學生參與(yu) 的義(yi) 診活動。診室外排滿了步履蹣跚的老人,膝蓋疼、腰疼、腿疼是這個(ge) 診室內(nei) 聽到最多的患者主訴,為(wei) 了掌握病人按壓疼痛反饋,留學生們(men) 用簡單的中文與(yu) 當地居民溝通,也學會(hui) 了青海方言“疼不疼”的說法。定位、艾灸、鬆解一套動作一氣嗬成,排隊的老人對留學生們(men) 的治療充滿好奇和期待。


圖為(wei) 讚比亞(ya) 留學生為(wei) 紅崖溝村村民診療。 劉洋 攝

  來自巴基斯坦留學生Uroosa(吳茹莎)說,通過提供醫療援助,學習(xi) 到了很多東(dong) 西,這是一個(ge) 很好的文化多樣性體(ti) 驗,看到了中國學生和中國人民如何幫助去改善他們(men) 的村莊,她也會(hui) 用我在中國學習(xi) 到的知識去幫助她的國家做同樣的事情。

  長沙醫學院國際醫藥學院老師邴萍萍說,中外學生能夠積極參與(yu) ,將自己所學加以實踐,提升了綜合素質和自身修養(yang) ,也希望留學生們(men) 在學習(xi) 醫學知識的同時可以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畢業(ye) 後回到自己的國家,服務社會(hui) 、講好中國故事。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武科大中外學生提前過端午 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6月14日,武漢科技大學中外學生相聚該校沁湖邊,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親曆端午習俗,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在沁湖島上,來自該校15個學院的師生展示各具特色的端午文化,品飄香四溢的甜粽、掛荷包栓五色絲線、誦讀經典名篇……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