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創新,讓藏文書寫與時俱進

發布時間:2023-07-18 09:26: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小學生在次仁多吉設計的電子寫(xie) 字板上書(shu) 寫(xie) 藏文字母。見習(xi) 記者 武沛濤 攝

  寬大的肩膀、渾厚的嗓音、黝黑的皮膚,第一眼見到次仁多吉,很難讓人聯想到他曾在教育係統工作過10餘(yu) 年。成熟的談吐,也讓人很難看出他今年才33歲。

  問起為(wei) 何要不辭辛勞,哪怕是辭職,也要自己創業(ye) ,生產(chan) 藏文電子寫(xie) 字板時,次仁多吉的回答可以讓人切身感受到他對藏文學習(xi) 、傳(chuan) 承和發揚的熱衷與(yu) 執著。

  “以前在學校工作時,每次看到學生不願意書(shu) 寫(xie) 藏文,對藏文學習(xi) 的興(xing) 趣不濃厚,我總是茶飯不思,心裏一直琢磨著要找到解決(jue) 的辦法。”次仁多吉告訴記者,2008年,他從(cong) 山南市職業(ye) 技術學校畢業(ye) 後,便在老家錯那縣(現為(wei) 錯那市)從(cong) 事教學工作。他當過小學老師、幼兒(er) 園園長,到後來,擔任覺拉鄉(xiang) 小學校長。

  擔任校長期間,他留意到學生在傳(chuan) 統的木質寫(xie) 字板上學習(xi) 書(shu) 寫(xie) 藏文時,每寫(xie) 完一次,都要將木質寫(xie) 字板洗淨、晾幹、塗上白粉、彈上幾道橫杠,再繼續練習(xi) 。如此繁瑣的步驟,經常搞得學生灰頭土臉,導致學生學習(xi) 藏文的興(xing) 趣不高,木質寫(xie) 字板也經常被學生丟(diu) 棄在一旁,這一幕幕,次仁多吉看在眼裏,疼在心上。

  一次去安徽學習(xi) ,次仁多吉看到區外的學生在一塊和作業(ye) 本一樣大小的電子寫(xie) 字板上練習(xi) 寫(xie) 漢字,這讓他瞬間有了靈感——“漢字可以在電子寫(xie) 字板上練習(xi) ,那藏文為(wei) 什麽(me) 不可以?”

  有了想法,就要實踐,次仁多吉培訓回來後,立馬著手藏文電子寫(xie) 字板的設計,他通過多方渠道尋找生產(chan) 廠家,最終和深圳生產(chan) 電子寫(xie) 字板的吳老板達成了合作。

  “一開始,吳老板對我的想法和設計理念並不認同,甚至都不打算和我合作。”次仁多吉說。

  當他把自己設計的藏文電子寫(xie) 字板草圖交給吳老板時,吳老板非常不理解,為(wei) 什麽(me) 要將電子寫(xie) 字板的外型設計得這麽(me) 長,功能也和普通的電子寫(xie) 字板大相徑庭?

  麵對吳老板的疑惑,次仁多吉並沒有急著去解釋,而是邀請吳老板來西藏,讓他親(qin) 身體(ti) 驗在木質寫(xie) 字板上書(shu) 寫(xie) 藏文字母。吳老板經過實地考察體(ti) 驗後,明白了次仁多吉的設計初衷,二話不說,回去就著手開始生產(chan) 。

  當第一代藏文電子寫(xie) 字板的樣品生產(chan) 出來後,次仁多吉找了許多藏文專(zhuan) 家,聽取他們(men) 的意見,並進行了多次改良。最終,符合藏文書(shu) 寫(xie) 習(xi) 慣、比木質寫(xie) 字板更便捷的“琶羅電子習(xi) 字版”成功問世,受到了學生、老師、家長的一致好評。

  然而,這款電子寫(xie) 字板也引來了不少爭(zheng) 議。一些人認為(wei) ,學習(xi) 藏文就應該用傳(chuan) 統的木質寫(xie) 字板,在電子寫(xie) 字板上寫(xie) 出來的不是原汁原味的藏文。

  對此,次仁多吉有自己的見解:“我們(men) 用來打酥油的酥油桶從(cong) 一直以來的手打木桶,變成如今的機器,這都可以進行科技創新,那藏文學習(xi) 為(wei) 什麽(me) 不可以?”

  次仁多吉的創新理念得到了西藏大學藏文博士生導師的支持,並且隨著越來越多學生使用藏文電子寫(xie) 字板取得良好的效果,許多家長也打消了疑慮。

  如今,次仁多吉還創辦了一家藏漢雙語翻譯傳(chuan) 媒廣告公司,吸納了一批藏文專(zhuan) 家與(yu) 藏文專(zhuan) 業(ye) 大學生。

  “藏文是中華文字的一塊瑰寶,今後,我將和我的團隊一起,盡自己最大努力,弘揚好中華優(you) 秀文化。”次仁多吉充滿信心地說。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