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青山海情,彰顯央企擔當
中國移動幫扶瑪沁縣教育事業(ye) 。記者 石成硯 攝
有一種情誼,溫暖了民心,凝聚了力量。
果洛藏族自治州是全國30個(ge) 少數民族自治州中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環境最艱苦、經濟發展最滯後的自治州。自對口支援果洛州瑪沁縣、瑪多縣工作以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移動”)、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認真履行中央企業(ye) 扶貧濟困的社會(hui) 責任,真心實意付出、真金白銀投入、真抓實幹攻堅,用腳印踏出坦途,用汗水升華果實。
兩(liang) 家央企的援青山海情,讓支援幫扶的大愛如汩汩細流,逾十載以來持續滋潤著果洛的草原和群眾(zhong) 。
架起雪山腳下民生“幸福橋”
夏季的瑪沁,天高雲(yun) 淡,在海拔近5000米的雪山鄉(xiang) 陰柯河村,望著不遠處的阿尼瑪卿雪山閃著銀光,牧民紮西從(cong) 懷裏掏出手機,錄製了一段短視頻後便很快上傳(chuan) 到網上,壯麗(li) 的雪山美景收獲了不少點讚和評論。
這樣一個(ge) 通過網絡與(yu) 外界交流的尋常場景,就在兩(liang) 年前,對於(yu) 瑪沁縣雪山鄉(xiang) 陰柯河村的牧民群眾(zhong) 而言,成了他們(men) 最迫切的難心事。陰柯河村地處偏遠,地勢險峻,通信信號覆蓋極為(wei) 薄弱,尤其是當地9小隊的牧民,過著沒有網絡通信的生活,大部分年輕人都在外工作求學,想給家裏打個(ge) 電話報聲平安成了奢望。
在推動鄉(xiang) 村數智化工程的過程中,中國移動在交通極為(wei) 不便的陰柯河村建設1座通信基站,解決(jue) 了當地牧民通信難問題。
7月10日,瑪沁縣人民醫院移動醫療一體(ti) 車上,一場遠程“移動CT遠程智能專(zhuan) 家影像會(hui) 診”正在進行。車上電子屏幕的另一端,是2700公裏之外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的專(zhuan) 家,專(zhuan) 家根據瑪沁縣人民醫院的影像檢查資料,實時會(hui) 診並出具影像診斷報告。
在幫扶瑪沁縣期間,中國移動不斷拓展5G通訊技術應用範圍,在醫療領域實現更大範圍覆蓋、細分領域深入拓展。中國移動援青幹部、瑪沁縣副縣長辛剛介紹,在遠程會(hui) 診、應急救援、遠程示教、移動醫護等方麵充分發揮利用5G優(you) 勢,在患者診斷、急救和護理等應用場景中提供實時、遠程、高移動性、數字化的醫療服務,進一步提升醫療效率和診斷水平,促進醫療資源共享下沉,從(cong) 而極大程度上解決(jue) 了當地牧民群眾(zhong) 的看病難問題。
牛肉幹、蕨麻、犛牛酸奶、大黃、貝母……借助一根網線,瑪沁縣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登上了中國移動的電商平台。中國移動不斷深化消費幫扶,加強線上推銷,組織動員員工開展消費幫扶。
對口支援13年來,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累計投入支援資金1.951億(yi) 元,涉及對口支援項目46項,助力瑪沁縣區域性整體(ti) 貧困現狀得到徹底解決(jue) ,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麵勝利,並接續鞏固拓展脫貧成果,為(wei) 農(nong) 村牧業(ye) 現代化注智賦能,為(wei) 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貢獻力量。
點亮黃河源頭萬(wan) 家“幸福燈火”
七月,黃河源頭,蔚藍天空下,一望無際的光伏板如湖水熠熠閃光。這裏是全國海拔最高的光伏扶貧電站,2018年由國家電網投資3200萬(wan) 元修建——瑪多縣4.4兆瓦光伏扶貧聯村電站。
草原上的光伏板還有個(ge) 溫暖的名字——“陽光存折”,對於(yu) 祖祖輩輩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紮西多傑來說,“陽光存折”裏麵有著孩子的上學補助以及大病重病救急補助,意味著一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在對口支援工作中,通過創新光伏產(chan) 業(ye) 扶貧模式,國家電網扭住了脫貧群眾(zhong) 增收“牛鼻子”。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家電網通過光伏扶貧為(wei) 瑪多縣11個(ge) 脫貧村的“陽光存折”帶來發電收益4642.1萬(wan) 元,惠及當地脫貧戶1721戶,並通過發電收益資金設置公益性崗位,安排230餘(yu) 名脫貧戶就近就業(ye) ,形成直接精準到村、收益長期穩定、村民獲得感強、可以複製推廣的電力扶貧模式。
對口支援12年時間裏,國家電網投入電網建設資金4.4億(yi) 元,捐贈資金及實物資產(chan) 2.7億(yi) 元。2019年瑪多率先在果洛州脫貧摘帽,11個(ge) 貧困村全部退出,累計實現1721戶5075人脫貧。
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的瑪多縣,是黃河流經第一縣,這裏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冬季漫長嚴(yan) 寒,全縣年采暖期長達11個(ge) 月。以往縣城采暖主要靠煤炭,供暖成本高且環境汙染大。
以清潔取暖為(wei) 切入點,國家電網公司幫助瑪多縣開辟出一條經濟與(yu) 生態和諧發展的綠色道路。2017年3月,國家電網研究決(jue) 定全額出資709萬(wan) 元,在瑪多縣民族寄宿製中學援建全國首個(ge) 高海拔、高寒地區清潔取暖示範項目,翻開了瑪多縣清潔供暖新篇章。
此後,瑪多縣通過國家電網支持、爭(zheng) 取中央投資、縣財政自籌等多種方式順利建成了清潔供暖示範縣。對於(yu) 當地不少牧民群眾(zhong) 而言,從(cong) 最原始的用牛糞生爐子到燒煤取暖再到眼前的電暖氣,同樣是取暖,不一樣的是“屋裏更暖了,環境也變好了”。自清潔取暖以來,瑪多縣已累計減少燃煤消耗3.24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8.08萬(wan) 噸、二氧化硫排放0.24萬(wan) 噸、氮氧化物排放0.12萬(wan) 噸、粉塵排放2.20萬(wan) 噸。
“5·22”瑪多地震發生後,國家電網及時向瑪多伸出援手,捐贈1000萬(wan) 元資金用於(yu) 災後重建工作,與(yu) 瑪多攜手譜寫(xie) 絢麗(li) 的震後新篇章。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wan) 裏航。對口支援讓中國移動和國家電網與(yu) 瑪沁縣和瑪多縣兩(liang) 地建立了深厚友誼,也為(wei) 果洛這片雪域高原留下了寶貴財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梁濤:“‘援青’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我們一直堅持在做”
“能夠參與到‘玉樹藏族青少年北京行’中,本身就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過程。幫助青海玉樹實現更好的發展,是我們一直堅持在做的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詳細] -
浙江援青12年:用情援建382個項目 民眾獲得感增強
“我們之前也去過很多家醫院看過病,由於手術風險較大,所以一直也沒好。這次在浙江援青專家和海西州人民醫院的大夫的幫助下免費的給我們做了手術,我們從心裏感激。”[詳細] -
上海援青助力提升教育水平
位於青海省西寧市城北區的西寧果洛中學是一所由上海市無償援助、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教育局管理的全日製寄宿製完全中學。2019年7月竣工招生以來,上海援青團隊落實各類教育資金,改善校園麵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