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西藏人民生活方式一步跨千年
圖為(wei) 瓊結縣拉玉鄉(xiang) 小學學生在對拚裝完成的橡皮筋動力車進行實驗。(資料圖片)記者 白瑪澤旺 通訊員 倫(lun) 珠澤仁 攝
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視察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更加聚焦群眾(zhong) 普遍關(guan) 注的民生問題,辦好就業(ye) 、教育、社保、醫療、養(yang) 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一件一件抓落實,讓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語至今仍響徹耳畔。這是人民領袖至深至濃的民生情懷,是對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念茲(zi) 在茲(zi) 的深情牽掛,更是對西藏做好民生工作的科學指引、巨大鼓舞和極大鞭策。
近年來,西藏立足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這個(ge) 著眼點和著力點,把握好改善民生、凝聚人心這個(ge) 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教育就業(ye) 一體(ti) 抓、各項保障一體(ti) 建、醫療健康一體(ti) 推,把群眾(zhong) 身邊的小事當作黨(dang) 委、政府的大事來抓,讓各族群眾(zhong) 共享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人民幸福正成為(wei) 新時代新征程西藏現代化建設最溫暖的底色。
讓群眾(zhong) 更好地“富”起來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
近年來,西藏先後出台了20餘(yu) 份支持就業(ye) 創業(ye) 的政策性文件,在完備的政策體(ti) 係支撐下,西藏高校畢業(ye) 生市場就業(ye) 格局基本形成,職業(ye) 技能培訓促進就業(ye) 作用不斷凸顯。5年來,全區應屆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率保持95%以上,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每年60萬(wan) 人以上。
就業(ye) 是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就業(ye) ,才有收入;有收入,生活才有奔頭,城市才更有活力。
在昌都市江達縣外衝(chong) 村,提起華電西藏公司駐村工作隊,村民們(men) 總是讚不絕口。2018年,華電西藏公司駐村工作隊在深度調研的基礎上,申請資金幫助外衝(chong) 村成立了木鬆民族手工藝公司,並協調簽訂總額約4000萬(wan) 元的10年期供貨協議,解決(jue) 了項目可持續發展問題。
“飯碗”多起來、“荷包”鼓起來。5年過去了,木鬆民族手工藝公司木刻車間已逐步發展成集木刻、書(shu) 法、藏香於(yu) 一體(ti) 的複合型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累計幫助群眾(zhong) 增收900餘(yu) 萬(wan) 元;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cong) 2017年的3668元增加到2022年的1.2萬(wan) 餘(yu) 元,外衝(chong) 村已經成為(wei) 昌都市脫貧致富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典型。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近年來,西藏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積極創建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強鎮,不斷培育和壯大農(nong) 牧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圍繞產(chan) 業(ye) 平台、主導產(chan) 業(ye) 、經營主體(ti) 、三產(chan) 融合等方麵進行創新推動,把生態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經濟優(you) 勢、發展優(you) 勢,讓農(nong) 牧民的口袋真正鼓起來。
讓群眾(zhong) 生活品質“高”起來
新征程上,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廣泛,“發展起來以後”的新訴求新期待日趨複雜和多元,民生改善的難度不減。2022年,自治區聚焦人民群眾(zhong) 所思所盼,持續推動民生改善創新,“十大民生工程”投入資金147.4億(yi) 元,教育、醫療、文化、安居保障、幫扶救助等投入力度不斷加大。
教育是民生之基。當前,西藏義(yi) 務教育發展從(cong) 基本均衡邁向優(you) 質均衡,人民群眾(zhong) 的期待從(cong) “有學上”轉為(wei) “上好學”。
3月初,藏北那曲的天氣依然寒冷,而高海拔學校教室裏卻溫暖如春。在海拔4700多米的那曲市班戈縣加瓊鎮小學,孩子們(men) 正在玻璃暖廊裏開展趣味活動。“現在不管外麵有多冷,我們(men) 都可以穿著輕便的衣服在暖廊裏學習(xi) 活動了。”五年級學生才旺拉姆開心地說。
才旺拉姆所說的正是西藏紮實推進學校供暖全覆蓋、高海拔農(nong) 牧區熱炕試點、農(nong) 牧區供水保障提升等民生項目之一。人民的美好生活裏,不僅(jin) 有孩子的笑聲,更少不了老人的幸福。“一小”連著“朝陽”,“一老”連著“夕陽”。“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點,也是關(guan) 乎千家萬(wan) 戶的民生大事。
在林芝市工布江達縣白朗村幸福院內(nei) ,幾位老人沐浴著暖陽,喝茶聊天,不時傳(chuan) 來陣陣歡笑聲。2021年以來,林芝市民政局以“黨(dang) 建+養(yang) 老服務”方式,推進農(nong) 村幸福院建設。截至2022年底,林芝市整合利用村委會(hui) 各類閑置資源,籌措資金530餘(yu) 萬(wan) 元,打造了7個(ge) 農(nong) 村幸福院和2個(ge) 養(yang) 老服務驛站,累計服務群眾(zhong) 2萬(wan) 餘(yu) 人次。
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帶著愛心,多年來,西藏不斷織密織牢“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讓“幼有所育、老有所養(yang) ”向“幼有優(you) 育、老有頤養(yang) ”不斷邁進。
從(cong) 更高水平的醫療到更優(you) 質的教育、更好的生態環境、更舒適的居住條件……西藏持續發力增進民生福祉,以一係列舉(ju) 措惠民生、紓民困、解民憂,讓群眾(zhong) 的生活品質“高”起來。
讓群眾(zhong) 臉上“笑”起來
改善民生效果顯著與(yu) 否,群眾(zhong) 的笑臉是最好的“晴雨表”。真心想著群眾(zhong) ,真情服務群眾(zhong) ,真誠依靠群眾(zhong) ,全區各級各部門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民生工作,讓群眾(zhong) 的幸福更有“質感”。
近年來,西藏始終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實施“十大民生工程”,把振興(xing) 農(nong) 牧區、發展農(nong) 牧業(ye) 、富裕農(nong) 牧民放在優(you) 先位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
昔日的拉薩市城關(guan) 區納金街道嘎巴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容村貌差,嚴(yan) 重影響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越是細微處,越彰顯為(wei) 民服務溫度,越需要拿出實招硬招。2022年,總投資4500萬(wan) 元的嘎巴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項目正式進場實施,包括2.4萬(wan) 平方米的道路改造,以及農(nong) 戶廁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和其他基礎設施附屬工程。施工結束後,嘎巴村將會(hui) 煥然一新。
“感謝共產(chan) 黨(dang) ,讓我從(cong) 納金山腳下的破舊房子搬到現在水電網暖齊全的新家。政府還幫助我們(men) 改造居住環境、建設文化廣場,真是把實事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裏……”嘎巴村87歲的老人白珍的感激之情溢於(yu) 言表。
人民群眾(zhong) 對高品質生活的新期待,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持續不斷推進的新起點。一張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答卷,一幅幅人民美好生活的實景圖,正在雪域高原不斷繪就、徐徐鋪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積極保護知識產權 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科技體製改革,深化科技評價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麵創新的基礎製度。[詳細] -
中國南丁格爾誌願護理服務總隊西藏地區6支誌願護理服務隊成立
為弘揚南丁格爾精神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7月24日上午,中國南丁格爾誌願護理服務總隊西藏地區6支誌願護理服務隊成立大會召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