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心中的昌都 無限的愛戀

發布時間:2023-08-01 09:02:00來源: 西藏日報


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與(yu) 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的結對幫扶學生合影留念。


“西藏昌都市婦幼健康培訓基地”正式簽約落地福建省婦幼保健院。


昌都醫改人員赴三明沙縣總醫院交流學習(xi) 醫改經驗。

  昌都市委副書(shu) 記、常務副市長,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呂國健在福州召開的招商引資專(zhuan) 場推介會(hui) 上介紹昌都。


“閩昌名師工作室”在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正式掛牌成立。


福建漆畫大師在昌都八宿縣指導藏族學員製作唐卡漆畫。

  2022年7月15日,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從(cong) 東(dong) 海之濱來到雪域高原,從(cong) 第九批援藏工作隊手中接過接力棒,把昌都作為(wei) 第二故鄉(xiang) ,開始續寫(xie) 壯麗(li) 援藏新篇章……

  一年來,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第三次對口支援西藏工作會(hui) 議精神,按照閩藏兩(liang) 省區黨(dang) 委工作要求,認真研究梳理重點項目任務,摸清昌都市情和對口支援需求,全麵厘清援藏工作思路,編製福建省第十批三年援藏規劃,集中援藏幹部人才智力優(you) 勢,發揮援藏資金“四兩(liang) 撥千斤”的作用,續寫(xie) “福建經驗”“福建模式”,得到了昌都市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的高度認可,為(wei) 推進昌都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援藏力量。

  初到昌都

  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剛剛進藏,他們(men) 就遇上了疫情,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秉承“進了昌都門,就是昌都人”的援藏情懷,充分發揚堅韌不拔的鬥爭(zheng) 精神,克服高寒缺氧、身體(ti) 不適等諸多困難,迅速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

  協調各方支援抗疫。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先後協調福建有關(guan) 部門派出3批62名專(zhuan) 家組成的援藏抗疫醫療隊,攜帶6台核酸提取儀(yi) 和12台擴增儀(yi) 馳援昌都;積極協調援藏幹部人才派出單位和閩籍愛心企業(ye) 人士,捐款、捐贈防疫醫療保障物資累計1143萬(wan) 元。

  積極投入一線抗疫。援藏隊員們(men) 積極參加疫情誌願服務,深入社區(村居)開展信息排查累計1500多人次;福建對口支援的昌都市婦幼保健院被列為(wei) 醫療救治定點醫院,援藏醫護人員全力救治重症感染者,用心守護群眾(zhong) 健康;20名“組團式”教育援藏教師牽頭組織當地初中學段課程教研,通過“雲(yun) 課堂”等方式助力昌都“停課不停學”。

  做好疫情防控能力培訓。昌都疫情好轉後,援藏抗疫醫療隊主動請纓,延期返回,發揮公共衛生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開展醫護人員培訓120人次,有效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在國家優(you) 化疫情防控政策情況下,18位援藏幹部人才醫療隊員主動放棄年休假,分兩(liang) 批次留守昌都做好春節期間的醫療服務工作,有效保證了當地醫療資源滿足需要。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援藏隊員們(men) 與(yu) 當地的幹部群眾(zhong) 一起,用實際行動答好了疫情防控這道“附加題”。

  融入昌都

  做好做實民生項目

  牢記囑托、踔厲奮發。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凝心聚力推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和改善民生、產(chan) 業(ye) 支援促進就業(ye) 、智力支援、文化教育支援,醫療教育人才“組團式”援藏,切實把涉及民生的事情一件一件辦好辦實。

  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精心組織昌都青少年、醫改相關(guan) 人員、農(nong) 牧民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等各類社會(hui) 群體(ti) 400餘(yu) 人次赴閩開展“三交”活動,通過夏令營、結對共建、文化交流等形式,不斷豐(feng) 富交流載體(ti) 、拓展交流主體(ti) ,推動閩昌“融”的領域更加多元。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wei) 對口援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進11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點建設,實施各類民生項目13個(ge) ,改善農(nong) 牧區基層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條件;提供麵向昌都籍高校畢業(ye) 生的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等就業(ye) 崗位1800多個(ge) ,拓寬群眾(zhong) 就業(ye) 渠道,讓西藏昌都各族群眾(zhong) 真正感受到對口支援的成效。

  結合當地資源優(you) 勢和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以多元合作共贏、群眾(zhong) 利益聯結共享為(wei) 出發點,從(cong) 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入手,把產(chan) 業(ye) 帶動當地農(nong) 牧民就近就業(ye) 作為(wei) 對口援藏的優(you) 先目標,提升當地農(nong) 牧民的幸福感。

  抓好智力支援,累計幫助引進短期援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37名,推廣新業(ye) 務、新技術55項;協調48名內(nei) 地專(zhuan) 家學者進藏授課58場次,指導培訓本地幹部人才3746人次。

  補齊昌都醫療短板,以“創建二甲婦幼保健院”為(wei) 重點,先後成立昌都市婦幼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中心、宮頸癌乳腺癌篩查中心,婦產(chan) 科病區及新產(chan) 房正式投入運營,兒(er) 科病房正式開科接診;在邊壩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大骨節病治療中心”,著力提升昌都群眾(zhong) 健康的獲得感。

  聚焦教研引領,打造學科建設基地,圍繞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改善教學設施、深化教學改革、結對幫扶關(guan) 愛等方麵,鞏固拓展“組團式”教育援藏成效;持續打造“閩昌名師工作室”品牌,對接內(nei) 地優(you) 質資源,采取援藏教師結對幫帶、到閩跟崗鍛煉等方式幫扶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為(wei) 昌都市教育高質量發展輸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一年來,一項項援藏項目接踵推進,勾勒出援藏工作時間表和路線圖,不斷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麵。

  幹在昌都

  培育壯大特色產(chan) 業(ye)

  大道至簡,實幹為(wei) 要。在藏期間,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成立13個(ge) 援藏“小組團”,針對特色產(chan) 業(ye) 、重點項目、援藏任務,建立“一個(ge) 項目、一個(ge) 專(zhuan) 班、一個(ge) 牽頭人”的工作機製,彰顯了“小組團”援藏特色。

  依托福建資源,聚焦昌都實際,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支持建設左貢夯達產(chan) 業(ye) 園、洛隆泉洛特色產(chan) 業(ye) 園、八宿縣生態經濟果林、海螺水泥、邊壩林麝養(yang) 殖基地、藏香加工廠等重點項目,積極打造藏香、核桃油、藏香豬、葡萄酒、青稞精釀啤酒等“小而精”的特色援藏產(chan) 業(ye) 。

  提升就業(ye) 創業(ye) 質量,積極聯係福建省組織、人社、國資等部門,做好昌都市區外公務員考錄、事業(ye) 單位招聘、就業(ye) 聯絡站建設等對接,持續做好西藏籍高校畢業(ye) 生赴閩就業(ye) 招錄。充分發揮“家門口”就業(ye) 的帶動作用,推動八宿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等一批項目帶動當地農(nong) 牧民就地就近就業(ye) 4000餘(yu) 人次。

  圍繞昌都市清潔能源、文旅產(chan) 業(ye) 、高原農(nong) 牧業(ye) 、綠色礦山等重點領域,立足資源稟賦和產(chan) 業(ye) 基礎,積極幫助本地優(you) 質產(chan) 品開拓市場,持續推進援藏產(chan) 業(ye) 更好更快發展,為(wei) 創建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夯實基礎。

  加大預算績效監管,注重緊抓年初、年中、年末等重要時間節點,統籌開展項目預算事前績效評估、事中績效監控、事後績效評價(jia) 等工作,加大績效評價(jia) 結果應用力度,充分發揮績效結果的導向和約束作用,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

  推進閩藏傳(chuan) 統工藝跨界融合,促進“唐卡漆畫”文化藝術交流創新,持續打造唐卡漆畫文化援藏品牌,深入推進文旅融合,以“唐卡漆畫”為(wei) 媒開發係列文創產(chan) 品,指導成立昌都市唐卡漆畫藝術協會(hui) ,建設形成“唐卡漆畫”工作室4個(ge) ,“唐卡漆畫”基地1個(ge) ,解決(jue) 就業(ye) 人數60餘(yu) 人。

  借鑒福建“三明醫改”經驗,幫助昌都市建立醫改政策體(ti) 係和實施路徑,打造西藏縣域醫改的高原樣板。以左貢縣為(wei) 例,縣域就診率提升近60%,基層就診率提升40%,群眾(zhong) 人均住院費用下降11%,左貢縣醫聯體(ti) 在2022年榮獲全國基層衛生健康優(you) 秀創新案例。

  一年來,一項項特色產(chan) 業(ye) 抓好落實,拓寬了援藏的廣度,有力推進“小組團”支援工作取得新成效。

  奉獻昌都

  書(shu) 寫(xie) 亮眼“成績單”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年以來,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圍繞援藏重點任務,累計實施援藏項目72個(ge) ,協調落實援藏資金4.6多億(yi) 元,全部用於(yu) 保障和改善民生領域,有效改善農(nong) 牧區生產(chan) 生活條件,有力推進閩藏合作交流發展。

  2022年,“組團式”教育援藏單位卡若二中的藏族學生考入區外西藏高中班的學生數量蟬聯西藏自治區第一名,獲得2022年度全區教育係統先進單位;今年2月13日,“西藏昌都市婦幼健康培訓基地”正式簽約落地福建省婦幼保健院;3月8日,“組團式”援建單位昌都市婦保院被全國婦聯授予了“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6月2日,成功引入福建中閩能源等3家援昌省市國有企業(ye) 與(yu) 昌都康電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注冊(ce) 資本金額達10億(yi) 元,合作開發70萬(wan) 千瓦光伏項目;6月20日,昌都市在福州召開招商引資專(zhuan) 場推介會(hui) ,120家企業(ye) 參會(hui) ,達成意向簽約項目11個(ge) ,投資金額12.57億(yi) 元。

  一年中,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組織昌都市財政、水利、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文化等係統基層幹部,以及基層黨(dang) 務工作者、村(社區)第一書(shu) 記等赴閩培訓32個(ge) 班次、1221人次。

  一年以來,在對口支援的四個(ge) 縣當中,洛隆縣泉洛扶貧特色產(chan) 業(ye) 園已入駐企業(ye) 18家,完成投資2億(yi) 多元,帶動就業(ye) 400人次。左貢縣引進廈門國企積極推動核桃油產(chan) 品生產(chan) 加工,核桃采摘環節帶動2000多戶超1萬(wan) 人就業(ye) ,實現農(nong) 牧民增收200多萬(wan) 元。八宿縣新建350多畝(mu) 生態果園項目,完成投入221萬(wan) 元,藏香豬特色產(chan) 業(ye) 培育項目存欄藏香豬2223頭。邊壩縣林麝養(yang) 殖基地成為(wei) 全區首家合法人工馴養(yang) 林麝基地,初步探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高原林麝養(yang) 殖經驗,累計采集麝香508克,價(jia) 值約18萬(wan) 元,帶動群眾(zhong) 增收7萬(wan) 餘(yu) 元。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入藏以來,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充分弘揚援藏精神,克服疫情等不利影響,不斷創新援藏思路,拓寬援藏廣度,細化援藏精度,全力拚經濟、拚發展、拚作風,一個(ge) “拚”字貫穿援藏工作始終,拚搏奮鬥的精神已經融入到每個(ge) 福建援藏幹部人才的骨子裏,在藏東(dong) 大地上,時時跳動著奮進的脈搏,處處湧動著建功的熱潮,為(wei) 昌都市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福建力量。

  一切過往,皆為(wei) 序章。麵對今後兩(liang) 年的征程,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隊將繼續保持“拚”的勁頭、發揚“拚”的精神、保持“拚”的狀態,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更加飽滿的激情,與(yu) 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共同奮鬥,凝心聚力開啟援藏新征程,踔厲奮發譜寫(xie) 援藏新篇章。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