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芒康縣三江農民專業合作社助民增收
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xiang) 地處西藏東(dong) 南端,地質條件惡劣、耕地麵積嚴(yan) 重匱乏、社會(hui) 經濟基礎薄弱。自2013年4月以來,芒康縣納西民族鄉(xiang) 三江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注冊(ce) 成立後,合作社積極參與(yu) 脫貧攻堅,帶領周邊困難群眾(zhong) 增收致富,並取得了顯著成效。
合作社按照芒康縣“特色農(nong) 牧立縣”的發展思路,采取“公司+基地+農(nong) 戶”的模式,通過標準化生產(chan) 示範基地建設,帶動周邊農(nong) 戶規模化種植核桃、葡萄、石榴、櫻桃等經濟林木,並養(yang) 殖珍珠雞等。
目前,合作社累計完成投資5500萬(wan) 餘(yu) 元,林木基地共有核桃1200畝(mu) ,葡萄、石榴、橘子、蘋果、梨等經濟林木1000畝(mu) ,養(yang) 殖珍珠雞2700餘(yu) 隻。同時,合作社加大配套公共設施建設力度,投資1000餘(yu) 萬(wan) 元,修建砂石路15公裏(寬6米)、水池4座700餘(yu) 立方米,徹底解決(jue) 了當地群眾(zhong) 通行和飲水難題。
此外,合作社還積極參與(yu) 脫貧攻堅,解決(jue) 農(nong) 民就業(ye) ,先後組織各類培訓27場次,培訓核桃、橘子等種植能手500名;積極引導周邊群眾(zhong) 進行核桃、葡萄等經濟林木規範化種植,帶動310戶周邊群眾(zhong) 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帶動45戶54名社員年人均增收2萬(wan) 餘(yu) 元;通過提供技術支持,長期聘請工人24名,帶動人均增收4500元;累計資助貧困大學生25人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瀾滄江邊的相遇——芒康縣千年古鹽田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調研小記
考察團從高懸於瀾滄江麵95米的加達鹽田拾級而下,穿幹欄、越田埂,深入層高僅1.5米的下層鹽田,來到矗立在江畔的古鹽井。[詳細] -
《昌都市芒康鹽井古鹽田保護條例》6月1日實施
18日,記者從《昌都市芒康鹽井古鹽田保護條例》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昌都市芒康鹽井古鹽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3年6月1日起實施。 [詳細] -
“西藏紅酒故鄉”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甜蜜事業 讓百姓生活越來越甜
走在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隨處可見不少人家門口院子或鄰近的田地中栽種了葡萄樹,葡萄酒香在空氣中彌漫。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