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在交流中提升 在實踐中前行

發布時間:2023-08-25 09:28:00來源: 西藏日報

  共赴兩(liang) 地牽手結對之約,共圓兩(liang) 地發展交流之願。

  兩(liang) 年前,山南市瓊結縣加麻鄉(xiang) 白鬆村、加麻村、紮西村、特日村、金珠村、昌嘎村分別與(yu) 襄陽市金山村、曾洲村、羅屋村、淳河村、金源社區和黃坡社區等村(社區)簽訂了“襄陽·瓊結先進村(社區)友好結對備忘錄”,開啟了“藏漢民族一家親(qin) 結對共敘發展情”的旅途。兩(liang) 年後,加麻鄉(xiang) 25名黨(dang) 員群眾(zhong) 代表跨越千裏來到襄陽,圍繞基層黨(dang) 建、產(chan) 業(ye) 發展、鄉(xiang) 村治理等方麵開展為(wei) 期7天的參觀學習(xi) 交流活動。

  黨(dang) 建引領——

  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7天的參觀學習(xi) 交流活動,加麻鄉(xiang) 黨(dang) 員群眾(zhong) 代表通過聆聽講解、實地參觀、交流詢問等方式,逐一參觀了曾洲村協商議事廊、紅色驛站、政治生活館,龍頭街道學苑社區清廉家風館、政治生活館、共同締造館;詳細聽取魏李村、淳河村、黃坡社區鄉(xiang) 村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全麵了解襄陽市在基層黨(dang) 建工作中的典型經驗做法及思路;就曾洲村人居環境整治、淳河村產(chan) 業(ye) 發展、金源社區共同締造等做法和經驗展開深度交流。

  加麻鄉(xiang)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吳順喜表示:“通過參觀學習(xi) 襄陽部分先進村(社區),深刻感受到襄陽市黨(dang) 建引領基層社會(hui) 治理做得非常前沿,突出基層黨(dang) 建引領,發揮為(wei) 民服務功能,把很多問題矛盾在基層解決(jue) 了,特別是共同締造理念值得我們(men) 學習(xi) 。回去後,我們(men) 也要把這種先進理念和思路運用到我們(men) 加麻的鄉(xiang) 村治理工作中去。”

  在黃莊社區,網格員莊玲子拿著寫(xie) 有“藏漢一家親(qin) ”的書(shu) 法作品高興(xing) 地說:“這是對兩(liang) 地睦鄰友好的見證,我們(men) 會(hui) 仔細裝裱認真收藏,有機會(hui) 一定要去瓊結看看,體(ti) 驗西藏獨有的文化魅力”。

  每到一處,大家麵對麵嘮家常、噓寒問暖,不時拿出手機互加微信、互留手機號碼,建立聯係方式,共敘這份來之不易的遠方家人情。

  汲取經驗——

  助推自家產(chan) 業(ye) 發展

  活動期間,代表們(men)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深入宜城龍潭小鎮兒(er) 童樂(le) 園、流水鎮鶯河村農(nong) 旅示範園區,實地觀摩學習(xi) 村黨(dang) 支部開展的“三訪三問三亮三促”活動,汲取襄陽市在激活民策民智、打造農(nong) 旅產(chan) 業(ye) 、帶領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業(ye) 的先進經驗。在金源社區,黨(dang) 員們(men) 圍著講解員谘詢“360”黨(dang) 建工作機製、“12345”工作法及睦鄰會(hui) 客廳、婦女兒(er) 童之家運轉機製;在黃莊社區,認真聽取“千畝(mu) 荷塘”產(chan) 業(ye) 發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四點半課堂、雪亮工程等的介紹,不時拿筆記錄、交流探討並拍照留存。

  “這次的參觀學習(xi) 讓我受益頗深,看到龍潭村憑借著‘公司+村級合作社+農(nong) 戶+N’的模式,多元化發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加工、市場化銷售、休閑度假、鄉(xiang) 村旅遊等,帶領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方法,我很受震撼。”加麻鄉(xiang) 白鬆村科技專(zhuan) 幹阿旺卓嘎表示,“回去後,我會(hui) 將所學到的知識與(yu) 本村實際情況相結合,盡快找到適合我們(men) 村的增收致富道路。”

  大家紛紛表示,產(chan) 業(ye) 發展需要挖掘更多潛能,加麻鄉(xiang) 有良好的旅遊資源,回去之後要多開動腦筋,因地製宜,打造出符合當地特色的文旅體(ti) 驗打卡地。

  真情以待——

  共同締造幸福家園

  “終於(yu) 把你們(men) 盼來了,歡迎你們(men) 來羅屋做客。”“快來坐,嚐一下我們(men) 自家種的黃桃,剛剛摘下來的,特別甜。”在羅屋村結對親(qin) 戚李文廣家,李文廣一邊迎客,一邊往客人手裏塞李子、黃桃、葡萄,一會(hui) 兒(er) 工夫,大家就熟悉了起來,圍坐在一起拉家常。大家從(cong) 風土人情、家庭勞作模式、人均收入談到現代種植技術、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其樂(le) 融融如同一家人。臨(lin) 別之際,瓊結縣紮西村的農(nong) 牧民黨(dang) 員次仁旺久還邀請李文廣有機會(hui) 到加麻做客。

  在黃坡社區,來自昌嘎村的黨(dang) 員群眾(zhong) 代表不遠萬(wan) 裏為(wei) 其送去錦旗,感謝他們(men) 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發展的援助。據了解,自2021年友好結對幫扶以來,黃坡社區援助10萬(wan) 元助力昌嘎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如今,昌嘎村各小組綿羊共計300餘(yu) 頭,每年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增收2萬(wan) 餘(yu) 元。“農(nong) 戶有了產(chan) 業(ye) ,生活更加有奔頭,真心感謝黃坡社區對我們(men) 的關(guan) 懷和幫助,昌嘎村村民永遠記在心裏。”昌嘎村科技專(zhuan) 幹班旦次仁說。

  在這場參觀學習(xi) 交流活動中,大家坦誠交流、共商良策、相互汲取優(you) 秀基層治理經驗,共敘藏漢一家親(qin) 的深厚情誼。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