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cong) 西藏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試點總結暨實地調查啟動會(hui) 上了解到,自去年10月西藏相關(guan) 部門著手籌備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相關(guan) 工作以來,目前,已順利完成準備和試點階段的各項任務,正式進入關(guan) 鍵的為(wei) 期一年的實地調查階段。
記者了解到,自今年4月11日西藏普查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自治區、市、縣三級聯動,截至5月10日,墨竹工卡縣普查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實地調查,共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173處。其中,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複查文物點127處,調查2012年以來新發現文物點25處,此次調查新發現文物點21處。按照文物類別,173處不可移動文物點分為(wei) :古遺址類45處,古墓葬類35處,古建築類5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處,石窟寺及石刻25處,其他類10處。
據悉,墨竹工卡縣試點範圍涉及7鄉(xiang) 1鎮,普查隊分三組對墨竹工卡縣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普查,參與(yu) 試點百餘(yu) 人次。對此次新發現的21處文物點,已按照普查登記表進行了信息采集與(yu) 填報,後續將組織技術指導組對新發現的21處文物點進行認定,將符合文物認定標準的普查對象依法認定為(wei) 不可移動文物,納入依法保護範疇。各級人民政府要根據普查成果,將新發現點核定公布為(wei) 各級文物保護單位。
自治區文物局局長、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曲珍介紹,目前,自治區大數據局已經搭建自治區綜合管理平台,國家四普辦正在進行遠程部署,下一步將對係統進行聯調測試,進一步完善數據審核流程,確保數據準確和信息安全。在普查標準方麵,普查隊正在編製符合西藏實際的第四次文物普查標準,在技術指導組審定後,將在全區進入實地調查階段推廣應用。目前,普查隊已進入室內(nei) 資料整理階段,完成了127處三普數據的錄入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