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在北京、江蘇教育援藏力量的支援和推動下,拉薩教育事業(ye) 實現從(cong) 單一到綜合、從(cong) 低水平到較高水平的快速發展,構建了以區內(nei) 辦學為(wei) 主、區內(nei) 外相結合,從(cong) 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蓋的現代教育體(ti) 係。
2014年,拉薩市率先在全區開啟“成建製”教育援藏模式,開創了“組團式”教育援藏的先河。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創辦“種子青年教師培養(yang) 班”,拉薩江蘇實驗中學以“責任教育”理念,推進“學案導學”模式,兩(liang) 所中學成為(wei) 全區首屈一指的示範高中。拉薩實驗小學建立“青年教師成長共同體(ti) ”,拉薩市第一中學開展“洋思模式”課堂教學改革等活動,一支“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在拉薩“生根發芽”。
拉薩市依托北京、江蘇優(you) 質教育資源,先後從(cong) 兩(liang) 地引進80餘(yu) 名優(you) 秀學校管理人才和500餘(yu) 名骨幹教師在拉薩開展組團任教,學習(xi) 借鑒北京、江蘇辦學理念、模式方法,確保“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有效開展,做到人才不斷檔、工作能持續、經驗可傳(chuan) 承。
2016年起,拉薩市每年選派中小學和幼兒(er) 園管理骨幹師資赴北京、江蘇開展為(wei) 期1年的掛職鍛煉或跟崗學習(xi) 。截至目前,先後選派了340名管理幹部及骨幹教師;積極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拉薩市選派幹部教師285人次赴北京、江蘇學習(xi) 交流活動,800餘(yu) 名學生赴北京、江蘇參加研學活動,京拉、蘇拉兩(liang) 地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用好“短期援藏”“專(zhuan) 家進藏”相關(guan) 政策,邀請70名江蘇教育專(zhuan) 家赴拉薩開展培訓專(zhuan) 題講座等活動;邀請68名北京教育專(zhuan) 家開展短期援藏活動,把引入援藏教師的“輸血”模式切換到了培養(yang) 當地教師的“造血”模式,從(cong) 根本上促進了拉薩教師隊伍的能力提升。
2017年起,北京援藏投入專(zhuan) 項經費,在拉薩北京實驗中學開設“京藏宏誌班”,實行定向招收,量身定製培養(yang) 方案,已累計惠及222名拉薩農(nong) 牧區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持續辦好“北京高中班”,每年選送35名高一新生到北京就讀;同時,每年6月選送畢業(ye) 班老師到北京進行專(zhuan) 項學習(xi) 、提升專(zhuan) 業(ye) 能力。2022年,江蘇南通開辦拉薩市“委培班”,每年招收30名拉薩籍學生,有效滿足了拉薩人民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人大附中拉薩學校“十五年一貫製學校”成功在拉薩落地,京藏教育對口支援形成新模式。
拉薩市教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近年來,拉薩各受援學校高考本科率和重本率連年取得新突破,人民群眾(zhong) 對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下一步,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好教育‘組團式’幫扶的人才優(you) 勢、理念優(you) 勢、資源優(you) 勢,積極研究新情況、主動解決(jue) 新問題,確保‘組團式’教育援藏工作發揮出最大效益,為(wei) 推動拉薩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市,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拉薩新征程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