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日是第74個(ge) “六一”國際兒(er) 童節。近年來,不少成年人也開始在兒(er) 童節這天躍躍欲試,忍不住“蹭蹭節日”。吃快餐店的兒(er) 童套餐、去遊樂(le) 園盡情瘋玩、買(mai) 兒(er) 童節推出的童趣蛋糕……為(wei) 什麽(me) 越來越多的成年人喜歡過兒(er) 童節?大家又是如何看待“大孩子們(men) ”過兒(er) 童節的?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ge) 小孩坐飛機。”“邦錦梅朵,寧吉莫拉,阿媽心中的歌。”這些傳(chuan) 遍大街小巷,耳熟能詳的童謠,大家還記得嗎?
剛參加工作的白瑪在兒(er) 童節之前為(wei) 自己購買(mai) 了一直心心念念的玩偶和手辦。今年兒(er) 童節是周末,她打算和朋友找個(ge) 山清水秀的地方過林卡。“記憶中的兒(er) 童節,不僅(jin) 可以穿新衣,戴精美的飾品,學校還會(hui) 組織活動,帶著父母精心準備的零食和同學們(men) 分享。長大後我想把這份美好延續下去。畢竟童心未泯嘛。”白瑪笑著說。
對於(yu) “95後”與(yu) “00後”來說,兒(er) 童節雖然已經漸行漸遠,但記憶中的兒(er) 童節卻異常清晰。校園活動、絢麗(li) 的服飾、好吃的零食是大家對於(yu) 兒(er) 童節最深的記憶。不少人表示,雖然父母都會(hui) 為(wei) 自己準備兒(er) 童節禮物,但成年後,更想自己為(wei) 自己準備心儀(yi) 的禮物。
“每到兒(er) 童節,我都會(hui) 買(mai) 一束花,再訂一個(ge) 小蛋糕。”1999年出生的張女士笑著說,雖然已經不是兒(er) 童,但很懷念那段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今年兒(er) 童節,我和朋友約好了去電影院看《哆啦A夢:大雄的地球交響樂(le) 》。‘哆啦A夢’是我記憶中的動漫,也算重溫一下童年。”
馬瑞霖從(cong) 南京來到拉薩旅遊,對於(yu) 成年人過兒(er) 童節,馬瑞霖很感慨:“小時候的兒(er) 童節就是父母打著我的旗號自己玩。參加完學校表演後,如何過節都是聽從(cong) 大人的安排。所以長大後,我想過屬於(yu) 自己的兒(er) 童節,彌補童年的遺憾,去吃兒(er) 童套餐、去遊樂(le) 園、買(mai) AD鈣奶,回憶小時候的味道。”
無論何時,成年人向往童年、回味純真、永葆童心的願望,和孩子一樣簡單。在兒(er) 童節這天,願每個(ge) 人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這美好的一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