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剛來到阿裏地區日土縣日土村,就聞到一股淡淡的藏香味。走在村道,眼前是無垠的草原與(yu) 村落交織而成的絕美畫卷,讓人仿佛置身於(yu) 夢境中。
隨著味道尋去,記者不一會(hui) 就來到了雁神湖藏香廠,隻見廠內(nei) 現代化的機器正井然有序地製作著線香、塔香等產(chan) 品,並逐一進行打包。“這些香可是我們(men) 公司的招牌,可不要小看了它們(men) 。”在藏香原料製作室內(nei) ,一位身材壯碩、皮膚黝黑的小夥(huo) 打趣道。
這位小夥(huo) 便是西藏堆啊熱農(nong) 牧文化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洛桑塔巴,而這雁神湖藏香便是公司的重要產(chan) 品之一。
曾經的洛桑塔巴是一位逐水草而居的牧民,草原上的牛羊群是他最忠實的夥(huo) 伴,“那時家中主要依靠畜牧產(chan) 品維持生計,一年的收入僅(jin) 夠家庭開支。”洛桑塔巴回憶道。
這一切在2015年發生了改變,彼時年輕的洛桑塔巴來到拉薩與(yu) 好友相聚,不知帶什麽(me) 伴手禮的他,將家中的牛羊肉送給了好友。好友在感謝的同時也產(chan) 生了疑惑,“你們(men) 老家可有其他特色產(chan) 品?下次能否幫我捎帶一些?”這個(ge) 問題令洛桑塔巴一時語塞。
回到日土縣後,打造家鄉(xiang) 特色品牌的念頭便在洛桑塔巴心中悄然萌生。
羊皮襖、羊毛產(chan) 品……洛桑塔巴想了無數種產(chan) 品,但都覺得不夠特別。懊惱的洛桑塔巴隻能回到農(nong) 村爺爺家散心,聞到爺爺家中的藏香,洛桑塔巴發現這與(yu) 市場上的其他藏香有很大的區別。“雖說從(cong) 小聞到大,但從(cong) 來沒想到這藏香的原料竟是爺爺自己采摘,然後製作成藏香的,而且聽爺爺說原料也是日土縣特有的植物。”洛桑塔巴感慨道。就這樣,洛桑塔巴正式成了爺爺的第一個(ge) 學徒。
後來,洛桑塔巴在爺爺原有秘方上不斷改良,來到阿裏地區藏醫院尋找專(zhuan) 家加入了安神的藏藥材。在他與(yu) 爺爺以及合夥(huo) 人的努力下,第一批“雁神湖藏香”問世。但是洛桑塔巴沒有急於(yu) 將藏香投放市場,而是免費分發給村裏的群眾(zhong) 試用,並進行回訪,開展了一輪小範圍市場調查。在好評如潮的情況下,洛桑塔巴這才放下心。
正在大家都以為(wei) 他要大張旗鼓售賣藏香時,心思縝密的洛桑塔巴卻在2015年8月隻身前往西藏甘露集團繼續深入學習(xi) 製香技藝。
2016年,雁神湖藏香廠終於(yu) 建成。“一間簡陋的平房,向親(qin) 戚朋友借錢,加上貸款買(mai) 了6台小設備,那是我當時所有的家當,也是它們(men) 讓我有了今天的成就。”洛桑塔巴回想起當時的種種,眼眶不禁微微濕潤。
是金子總會(hui) 發光。憑借在原料與(yu) 配方上的精心雕琢,洛桑塔巴的藏香一度成為(wei) 日土縣的爆款產(chan) 品,當地政府直接推薦“雁神湖藏香”參加了當年的藏博會(hui) 進行展銷,不僅(jin) 如此,還扶持15萬(wan) 元用於(yu) 產(chan) 品的包裝,讓洛桑塔巴和他的藏香名聲大噪。
從(cong) 2016年的小平房、3名員工,到2017年第一家日土縣專(zhuan) 賣店開業(ye) ,再到2018年阿裏地區噶爾縣獅泉河鎮專(zhuan) 賣店,洛桑塔巴的事業(ye) 蒸蒸日上,而此時,他的年收入已達到50餘(yu) 萬(wan) 元。
日子變好的洛桑塔巴沒有忘記自己的故鄉(xiang) ,他將藏香廠的崗位都提供給村裏的鄉(xiang) 親(qin) ,為(wei) 當地解決(jue) 了農(nong) 牧民就業(ye) 的問題。2019年,他還鼓勵村裏的另一名創業(ye) 青年一同在村裏建立糌粑加工廠,有效解決(jue) 了本地青稞滯銷的問題。
2020年,他投資300萬(wan) 元興(xing) 建了2000平方米的羊毛被加工廠,糌粑加工廠也一同並入大廠房內(nei) ,阿裏地區科技局為(wei) 加工廠提供了90餘(yu) 萬(wan) 元設備采購資金。“村裏的青稞以前都賣不出去,羊毛也是,沒有一個(ge) 好的銷路,洛桑塔巴一下子幫我們(men) 解決(jue) 了兩(liang) 個(ge) 大難題,一到時間,就從(cong) 我們(men) 這裏收購青稞和羊毛,還為(wei) 我們(men) 提供就業(ye) 崗位。”日土村村民巴石確說。
2024年,西藏堆啊熱農(nong) 牧文化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洛桑塔巴在藏香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業(ye) 務,開始生產(chan) 具有日土特色的文創產(chan) 品,無論是印有日土岩畫的羊絨圍巾還是身著日土縣特色服飾的玩偶,都深受大家喜愛。
公司裏大部分員工都是當地大學生。從(cong) 2016年到現在,洛桑塔巴的公司已幫助當地40餘(yu) 名困難群眾(zhong) 增收致富,而他早已成為(wei) 當地創業(ye) 的標杆。
采訪結束後,洛桑塔巴與(yu) 記者一行來到班公湖畔,眼前的美景讓眾(zhong) 人驚歎。“雁神湖是班公湖的另一種稱呼,我出生在這,所以我的第一款藏香也是用的這個(ge) 名字。”洛桑塔巴感慨萬(wan) 千。
談話間,夕陽早已灑滿湖麵,而這美麗(li) 的班公湖也始終默默陪伴並見證著洛桑塔巴的華麗(li) 蛻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