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次仁:我摘掉了“窮帽子”!
石秀次仁是西藏那曲市尼瑪縣軍(jun) 倉(cang) 鄉(xiang) 2村村民。過去,他整天喝酒、打架,對自己的未來毫無規劃,是村裏人見人嫌的後進青年。
後來,石秀次仁參加了2019年初開辦的“扶誌扶智”培訓班。通過培訓班老師的講解、引導,加上在培訓班上學習(xi) 到的國家扶貧政策和相關(guan) 法律知識,石秀次仁下定決(jue) 心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在鄉(xiang) 政府的協調下,石秀次仁在軍(jun) 倉(cang) 鄉(xiang) 穀寨村易地搬遷施工點承包了打磚項目。工作中,石秀次仁沒日沒夜地幹活。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要把過去虛度的光陰補回來”。
一年下來,石秀次仁算了一筆賬,除去家庭生活開支,年純收入也有近5萬(wan) 元。
嚐到“甜頭”的石秀次仁,積極承擔起了脫貧“傳(chuan) 幫帶”職責,號召村裏的其他困難群眾(zhong) 也加入到自己的隊伍中來。加才便是其中之一。同大多數貧困群眾(zhong) 一樣,加才家裏人口多、生產(chan) 資料少,在無資金無技能的情況下,他隻得外出打工,收入微薄。現在,他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ye) ,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現在群眾(zhong) 都明白了,脫貧不光靠幹部、靠政府,最關(guan) 鍵還是要靠自己。”軍(jun) 倉(cang) 鄉(xiang) 2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仁青告訴記者,石秀次仁是在國家扶貧政策支持下走出“等靠要”的踐行者,他的創業(ye) 致富故事也成為(wei) 軍(jun) 倉(cang) 鄉(xiang) 樹立典型的“活標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脫貧“戰場”爭上遊
靠雙手勤勞致富,憑智慧創造幸福。近年來,隨著脫貧攻堅戰持續深入推進,山南市許許多多貧困群眾知貧後勇、奮起直追。[詳細] -
又有85個縣摘掉“貧困”的帽子!找準發力點是關鍵!
又有85個縣摘掉“貧困”的帽子!啃下硬骨頭,找準發力點是關鍵![詳細] -
2017年青海省7個縣(市區)摘掉貧困縣帽子
青海省政府要求,相關市州及7縣(市、區)各級政府,要紮實鞏固發展成果,加大對剩餘貧困人口的幫扶力度,確保實現高質量脫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