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鄉土優勢發展鄉村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抓住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重點,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促進農(nong) 牧區高質量發展。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米林鎮邦仲村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布局,增強發展動力,成為(wei) 西藏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一張靚麗(li) 的名片。
穿過米林機場,就進入米林縣米林鎮邦仲村了。幹淨整潔的鄉(xiang) 村柏油路、錯落有致的敞亮小洋樓……邦仲村與(yu) 林芝機場相鄰,屬藏族、珞巴族、漢族群眾(zhong) 共居村。曾經不起眼的邦仲村,如今已是米林縣遠近聞名的邊境小康示範村。
說起曾經的邦仲村,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伍金次仁羞澀地笑了起來,他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好多人都說我們(men) 這個(ge) 村的不少老百姓好吃懶做,而且當時房子也都是小木房,石頭砌的房子很少。2002年機場開始修建,很多老百姓買(mai) 了拖拉機或小貨車跑起修建機場時的挖土運沙等工作,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生活慢慢好了起來。”
2007年以前,尼瑪還是邦仲村的一戶貧困戶,全家4口人居住在23平方米的板皮房內(nei) ,年人均收入還不足1500元。一向勤學上進的尼瑪不甘於(yu) 貧困,多方尋找致富門路。2008年,尼瑪個(ge) 人貸款15萬(wan) 元在邦仲村建起了藏香豬、藏雞養(yang) 殖場。但是受養(yang) 殖技術和市場供需的影響,養(yang) 殖場的效益一直沒有多大的起色。2010年,正值米林縣全麵推行農(nong) 村經濟發展政策、實施“藥洲”米林打造,麵對機遇,他果斷轉行,開辦了米林縣貢布阿吉藥材種植有限公司,通過努力鑽研藏藥材培育、種植技術,當年就回了成本。他本人也被自治區科技廳聘為(wei) “西藏自治區農(nong) 牧民科技特派員”。
隨著企業(ye) 的逐步發展壯大,尼瑪還從(cong) 雲(yun) 南高薪聘請2名技術人員到村,為(wei) 他們(men) 做技術指導、攻關(guan) ,並成立了藏藥材培育實驗室,增強了核心競爭(zheng) 力。企業(ye) 先後更名為(wei) 米林縣紅太陽藥材及林下資源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米林縣米林鎮紅太陽科技示範家庭農(nong) 場。通過近6年的努力,尼瑪的藏藥材種植規模由當初的15畝(mu) 擴大到現如今的1050畝(mu) ;種植模式從(cong) 單一的天麻種植發展為(wei) 集天麻、靈芝、瑪咖、手掌參等11個(ge) 藏藥材品種的繁育種植基地;農(nong) 場的固定資產(chan) 由最初的15萬(wan) 元增加到如今的1370萬(wan) 元;企業(ye) 模式由單一的種植發展為(wei) 育苗、種植、包裝、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鏈。目前,尼瑪的企業(ye) 已有“林芝天麻”“林芝靈芝”兩(liang) 個(ge) 品牌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標識。
尼瑪表示,今後,他將把米林縣米林鎮紅太陽科技示範家庭農(nong) 場建成涵蓋品種培育、種子種植、藥材收購深加工、網絡營銷、實體(ti) 店銷售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鏈,逐步打造具有“藥洲”品牌的龍頭企業(ye) 。
近年來,邦仲村也充分結合區位優(you) 勢和交通優(you) 勢,抓住發展機遇,按照“政府搭台,企業(ye) 唱戲,村民參與(yu) ”的模式,積極融入重大項目施工建設,形成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規模聚集效應,由此帶動了全村的建設和發展,實現了產(chan) 業(ye) 發展和村莊建設的融合、互補。
江心島產(chan) 業(ye) 園區是以藏東(dong) 南地區新鮮土特產(chan) 交易為(wei) 主、內(nei) 地高端名優(you) 產(chan) 品進入西藏為(wei) 補充的商貿物流園項目,集高效生產(chan) 、生態循環、科技展示、示範推廣、科普教育、娛樂(le) 體(ti) 驗和休閑觀光等功能於(yu) 一體(ti) 。該項目建成後,邦仲村村民可就近就業(ye) 。
“江心島投資達到14.4億(yi) ,土地是我們(men) 群眾(zhong) 出租的,這樣一來不僅(jin) 可以拿到土地的租金,而且還可以拿到5%的股份。相信未來等項目建設完工後我們(men) 的日子會(hui) 越來越好。”伍金次仁期待地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講堂開眼界 長廊富腦袋
近年來,西藏山南市乃東區亞堆鄉黨委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讓基層戰鬥堡壘強起來,團結帶領群眾朝著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闊步向前。 [詳細] -
巴桑:那個能幹的小夥
在西藏山南市乃東區結莎社區,提起巴桑,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居委會主任和集體企業負責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