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謝通門縣: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1月15日,西藏網絡媒體(ti) 新春走基層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西藏日喀則市謝通門縣,探訪當地產(chan) 業(ye) 發展基地珠峰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範園。
發展產(chan) 業(ye) 是堅決(jue) 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力抓手。謝通門縣立足資源地理優(you) 勢、緊扣精準扶貧主題,於(yu) 2017年開工建設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範園區,共投入1.5億(yi) 元項目資金,其中縣政府投入9000萬(wan) 元,剩餘(yu) 部分由珠峰農(nong) 投集團有限公司投入。2019年在對口援藏單位黑龍江省的大力支持下重新建設,園區占地麵積為(wei) 345畝(mu) ,建築麵積31094平方米,是目前西藏自治區最大的實驗性產(chan) 業(ye) 基地。
珠峰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範園區是一個(ge) 集食用菌生產(chan) 、培育、生態觀光、科技培訓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項目,開發的食用菌品種主要包括:平菇、香菇、金針菇、銀耳、杏鮑菇等,具有生長周期短、產(chan) 量高、耐保存、口感好等優(you) 點,深受廣大栽培者和消費者的喜愛。
“我們(men) 是從(cong) 2019年7月開始正式生產(chan) 銷售產(chan) 品的,目前可實現日生產(chan) 食用菌菌包1萬(wan) 袋,菇類2噸,所有產(chan) 品的年產(chan) 量達1500噸左右。公司在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和日喀則市設立了專(zhuan) 門的銷售處,進行定點銷售,迄今為(wei) 止銷售額達40多萬(wan) 元。”園區負責人、廠長羅布群培說。“目前我們(men) 這裏共有21名大學生實現就業(ye) ,都是本地應屆畢業(ye) 大學生,大家的崗位包括出庫主任、辦公室主任、財務出納等,大多屬於(yu) 管理層,平均月收入是5000元。我在基層崗位幹過幾年,去年重建的時候,被提升為(wei) 廠長了。”羅布群培笑著說道。
26歲的羅布群培自己就是一位自主擇業(ye) 的大學畢業(ye) 生,他之前也參加過公考,但經落選後,他開始另尋出路。“當時縣政府非常重視我們(men) 本地大學生的就業(ye) 情況,經常會(hui) 打電話慰問並提供一些就業(ye) 招聘的信息。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範園區是我們(men) 縣的特色產(chan) 業(ye) ,我覺得這邊前景不錯,就來這工作了。”如今已變成廠長的他認為(wei) ,在這兒(er) 工作絕對不輸當公務員,甚至是更好。羅布群培說在這工作的兩(liang) 年裏,他收獲了許多經驗,自主發展意識愈發強烈,自身可發展空間也很大。
除應屆畢業(ye) 生外,該園區還帶動當地農(nong) 牧民就業(ye) 93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1人,人均月收入達3500元,實現人均年增收4.2萬(wan) 元。同時,園區還將種植食用菌的技術教授給全縣各鄉(xiang) 鎮的農(nong) 牧民,之後再從(cong) 他們(men) 那回購,這不僅(jin) 擴大了當地農(nong) 牧民的收入來源,還極大地提高了他們(men) 的收入。截至目前,全縣參與(yu) 食用菌種植戶達313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6戶,預計可實現每戶年均增收1000元左右。
負責接種的工人多吉群培說:“之前我去外地工地上工作,雖然月收入相對來說高一點,但是一年到頭都回不了幾趟家,回去女兒(er) 都快不認識我了。在園區工作,這兒(er) 包吃包住,我每個(ge) 月還能回兩(liang) 三趟家。回家後還能應用在園區所學到的技能,在家裏種植農(nong) 產(chan) 品,日子可比以前好多了。”
自一見則喜生物科技示範園區建設以來,以市場為(wei) 導向、以經濟效益為(wei) 中心、以產(chan) 業(ye) 發展為(wei) 杠杆、以“造血式”的產(chan) 業(ye) 精準扶貧為(wei) 路徑,有力推動了謝通門縣當地的經濟發展,極大地增加了當地農(nong) 牧民的收入,有效地促進了當地群眾(zhong) 的生產(chan) 生活水平。
問及下一步打算時,羅布群培說:“我們(men) 要繼續走產(chan) 業(ye) 化、工廠化、規模化的發展路子。由於(yu) 我們(men) 園區地處高寒、高海拔地區,溫室和實驗室對電力的要求極高,因此我們(men) 已經和縣政府及縣電力局協調溝通,年後就可以放心用電以提高產(chan) 量並開發新的產(chan) 品。我們(men) 打算把菇類的日產(chan) 量提高到10噸,並通過特色品種杏鮑菇來打通銷路,進而麵向全區銷售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我們(men) 還要吸納更多的未就業(ye) 大學生和當地農(nong) 牧民,帶動全縣人民一起富起來,努力朝著成為(wei) 日喀則‘後花園’的目標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紮根小山村,誓讓村民富起來
有這樣一批人,帶著組織的信任,肩負著使命和責任,背起行囊,走進鄉村,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詳細] -
2020年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在西藏日喀則市啟動
1月13日下午,由西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主辦、自治區詩詞楹聯學會協辦、日喀則市委網信辦具體承辦的“幸福西藏·脫貧攻堅一線行”2020年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在西藏日喀則市正式啟動。 [詳細] -
西藏實現全域脫貧摘帽
12月23日,西藏官媒發布消息稱,西藏已基本消除絕對貧困,全域實現整體脫貧。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