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築藏王故裏“小康夢”
冬去春來,雖然天氣還春寒料峭,但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金珠村裏卻是暖洋洋一片;群山柔情地環抱著村子,溝壑之間,一陣淡淡的奶香隨風飄散開來……這一幅幸福和諧的新農(nong) 村美麗(li) 畫卷,是瓊結縣大力實施精準扶貧的一個(ge) 縮影。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瓊結縣不斷加大扶貧力度,提升扶貧精準度,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709戶2296人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由最初的14.35%下降至0%,20個(ge) 貧困村(社區)全部出列,全縣基本消除了絕對貧困。”回顧四年來的減貧成績,瓊結縣委書(shu) 記安興(xing) 國自豪地說。
忠誠擔當,構築脫貧攻堅“戰鬥堡壘”
“一個(ge) 黨(dang) 組織一座戰鬥堡壘,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一麵旗幟,一項扶貧舉(ju) 措一盞長明燈。”瓊結縣各級黨(dang) 組織、廣大黨(dang) 員幹部將扶貧事業(ye) 扛在肩上,將群眾(zhong) 疾苦放在心上,全力打響脫貧攻堅戰。
為(wei) 實現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脫貧的目標,2016年以來,瓊結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一把手”工程,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總要求,依托“黨(dang) 建+精準扶貧”“黨(dang) 建+合作組織”“黨(dang) 建+文化旅遊”,走出了一條以黨(dang) 支部為(wei) 核心、以群眾(zhong) 脫貧為(wei) 目標、以合作組織為(wei) 紐帶、以產(chan) 業(ye) 帶動為(wei) 依托的黨(dang) 建促脫貧新路子。
在瓊結縣加麻鄉(xiang) 金珠村塞隆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裏,江巴玉珍正忙著包裝酸奶。
過去,因為(wei) 沒有技術,江巴玉珍一家的收入全靠耕種放牧,是該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合作社工作輕鬆,離家也近,工資每天100元,夏季牛奶產(chan) 量高需要加班,一個(ge) 月有四五千元收入。”說起精準扶貧,江巴玉珍興(xing) 奮地說:“黨(dang) 和政府真是幫了我家大忙了,沒有黨(dang) 和政府的幫助我們(men) 家脫不了貧。”
該村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羅布次仁告訴記者,“合作社采用 ‘村黨(dang) 支部+合作社+貧困戶’運營模式,現共創收近90萬(wan) 元,兌(dui) 現給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60萬(wan) 元。”
產(chan) 業(ye) 帶動,壯大脫貧攻堅“主力軍(jun) ”
摸清底數,製訂方案,“靶向”用力……瓊結縣堅持向“準”“實”發力,打出分類施策易地搬遷“挪窮窩”、生態補償(chang) “破窮局”、發展教育“拔窮根”、轉移就業(ye) “增收入”、社會(hui) 兜底“脫窮境”、健康扶貧“惠民生”的“組合拳”。
加麻鄉(xiang) 塞隆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成立以來,拓寬了該鄉(xiang) 貧困戶脫貧摘帽致富的門路。目前,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28人受益,實現戶均增收8307元,人均增收2966元。
據該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索朗巴珠介紹說,合作社實施藏藥材種植基地1000畝(mu) 、優(you) 質土豆種植基地1000畝(mu) 、優(you) 質青稞種植基地1000畝(mu) 、優(you) 質奶牛養(yang) 殖1000頭、藏香豬養(yang) 殖1000頭、綠化苗圃基地1000畝(mu) 的“六個(ge) 一千工程”,進一步加大產(chan) 業(ye) 發展力度,確保完成131戶424人及6個(ge) 行政村脫貧任務。
補齊短板,增強脫貧攻堅“戰鬥力”
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必須抽絲(si) 剝繭,逐項分解,才能穩定脫貧。瓊結到底“困”在哪裏?安興(xing) 國等一直在苦苦探索。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瓶頸是製約瓊結脫貧攻堅的最大短板。為(wei) 拔掉這個(ge) 窮根,瓊結縣不斷加大公路建設力度,修建了一條條“發展路”“富民路”。
住在加麻鄉(xiang) 牧場至紮囊縣沙布夏村沿道的次旺羅布告訴記者,“路修好後,我們(men) 的日子有奔頭了。”以前,住在這裏的10多戶群眾(zhong) ,出行走的是羊腸小道,路窄坡陡,交通不便讓他們(men) 吃盡了苦頭。
“經過不懈努力,瓊結縣城鄉(xiang) 基礎設施大為(wei) 改觀,可以說是建起了‘大動脈’。路通了,群眾(zhong) 的生活會(hui) 越來越好,農(nong) 村公路‘村村通’成了打開脫貧致富之門的‘金鑰匙’。”瓊結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索朗多吉說。
發展產(chan) 業(ye) 、引導就業(ye) 、教育脫貧、勞務輸出……各種脫貧舉(ju) 措在田間地頭、在大街小巷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結出了幸福民生的累累碩果。一張張滿意的笑臉,一聲聲說不盡的感謝,在藏王故裏,處處上演著靠勤勞脫貧摘帽過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市林周縣紀委監委通報扶貧領域和日常監督檢查問題
近日,西藏拉薩市林周縣紀委監委召開2019年度扶貧領域和日常監督檢查問題通報會,詳細通報2019年度扶貧領域和日常監督檢查工作開展情況。 [詳細] -
招商引資成西藏拉薩發展新增長極
在過去的一年,西藏拉薩市招商引資項目共247個,總投資390.97億元,實際到位資金238.96億元,完成年目標任務的112.82%,招商引資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詳細] -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發展蔬菜產業促農增收
記者近日從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墨脫縣委獲悉,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墨脫縣亞東村大力實施稻田閑季“反季節”蔬菜種植項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