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優勢資源 發展集體經濟
西藏拉薩市曲水縣聶當鄉(xiang) 德吉村地處拉薩河下遊的318國道邊,曾是貢嘎、曲水至拉薩的必經之路,著名的旅遊景點“聶當大佛”也在該村。
德吉村依山傍水、資源豐(feng) 富,農(nong) 牧業(ye) 發展良好。走進德吉村,隻見村道規劃有序、藏式小樓錯落有致。村級幼兒(er) 園、活動場所、農(nong) 家書(shu) 屋、村級文化活動室等散落其間……古老的村落與(yu) 現代交融,形成了人們(men) 心中的美麗(li) 鄉(xiang) 村。
“中央提出,在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過程中要把各種優(you) 質資源向農(nong) 村傾(qing) 斜。這些年,我們(men) 村在國家有關(guan) 政策下整合資源,打牢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所需人才、技術、土地、資金以及基層組織的根基。”德吉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洛桑平措介紹,過去因為(wei) 信息閉塞、村中資源不集中、村民致富意識薄弱等問題,導致村集體(ti) 收入很少。
近年來,在土地流轉等有利政策下,德吉村不斷深化農(nong) 村土地製度改革,引導村民產(chan) 權有序流轉交易,鼓勵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融合主體(ti) 盤活農(nong) 村閑置宅基地和農(nong) 房資源。其中,不少村民將自家閑置土地租給外地菜農(nong) ,平均每畝(mu) 地年租金達到3200元左右。此外,聶當鄉(xiang) 工業(ye) 園區裏還吸納了德吉村200多名村民就業(ye) ,平均每人每天能拿到120元,不僅(jin) 讓村民增加了收入,村集體(ti) 經濟也壯大了。
這幾年,德吉村不斷推動土地、勞動力、資金等生產(chan) 要素融合,鼓勵一批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和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帶頭人帶領村民走上共同致富路。在德吉村經營農(nong) 牧區便民種養(yang) 綜合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達娃,就是德吉村的致富帶頭人之一。
“我就是8年前從(cong) 銀行貸了一筆3年的20萬(wan) 元無息貸款,然後我用這些錢發展了特色養(yang) 殖業(ye) 和種植業(ye) ,並和幾戶村民一起成立了農(nong) 牧區便民種養(yang) 綜合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現在我們(men) 主要經營蔬菜種植、樹苗培育、生豬養(yang) 殖等項目,合作社淨資產(chan) 已經有幾百萬(wan) 元,同時合作社還吸納本村勞動力,他們(men) 每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達娃說。
在德吉村,除了有農(nong) 牧區便民種養(yang) 綜合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外,還有農(nong) 牧民汽車運輸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木材加工廠、家具製作合作社等,“今後我們(men) 要把村民的所思所想和國家政策緊密結合起來,讓黨(dang) 員帶動百姓致富,帶領大家更加團結,更加熱愛生活。”提起今後的發展,洛桑平措信心滿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召開專題會議
10日下午,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召開專題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詳細] -
陳塘鎮盤活鬆茸等“山貨”,讓群眾穩定增收
在林木叢生的陳塘溝,樹下的鬆茸蘑菇、山間的蕨菜、灌木叢中的野生藍莓,這些稀罕的“山貨”隨處可見。[詳細] -
四川:理塘縣疫情防控抓得緊 脫貧攻堅不放鬆
3月11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村戈鄉芒康村,駐村工作隊一邊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一邊開展脫貧攻堅排查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