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青海民和見聞:“黨和政府再也不用牽掛我們了”
“黨(dang) 和政府再也不用牽掛我們(men) 了,”昔日貧困戶冶廷英向中新網記者聊起心裏話,“我享受了這麽(me) 多脫貧政策,都滿足了,生活確實好了。”
眼下,正值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重要關(guan) 口,冶廷英所在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縣(六盤山片區)青海省海東(dong) 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脫貧攻堅成效幾何?
特色養(yang) 殖“扶貧又扶誌”
民和縣核桃莊鄉(xiang) 五方村的冶廷英一家,這幾年收獲不少,既靠4.5萬(wan) 元的危房補貼資金蓋起了一溜五間新房,還拿2萬(wan) 餘(yu) 元的扶貧資金,搭起大棚,牛羊養(yang) 殖漸成規模。
“我享受了這麽(me) 多政策,都滿足了,生活確實好了,黨(dang) 和政府再也不用牽掛我們(men) 了,”冶廷英日前說,“萬(wan) 一再吃不上飯、喝不上水、穿不上新衣服,那肯定自己是個(ge) 懶蛋。”
三年時間,五方村年過七旬的馬維青老漢,犛牛養(yang) 殖發展到上百頭,每年收入數十萬(wan) 元,“現在,新房子裝修上了,莊廓院圍牆圍上了,犛牛也養(yang) 上了,生活越來越好。”
五方村“第一書(shu) 記”鍾學誌駐村扶貧四年多,村裏變化之大令他感慨頗深,“基礎設施該配的都配齊了,再加上收入提高,大家夥(huo) 的精神麵貌都變了樣。”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民和縣扶持42058名貧困人口發展到戶產(chan) 業(ye) 項目,並借力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因村因戶發展葡萄種植、牛羊肉加工、犛牛養(yang) 殖等十大特色產(chan) 業(ye) ,貧困戶“造血”功能不斷增強。
整鄉(xiang) 搬遷“扶貧工廠”開在家門口
曾接受過專(zhuan) 業(ye) 服裝設計、在外打拚多年的李東(dong) 穎,選擇在易地搬遷新址的“扶貧工廠”再就業(ye) 。
李東(dong) 穎來自民和縣北山鄉(xiang) 。該鄉(xiang) 距縣城18公裏,是高海拔幹旱淺腦山區,2017年,北山鄉(xiang) 7個(ge) 村千戶居民,挪窮窩、拔窮根,整鄉(xiang) 搬遷,成為(wei) 該省整鄉(xiang) 搬遷典範。
2019年,北山鄉(xiang) 利用420萬(wan) 元東(dong) 西部扶貧協作資金,在李東(dong) 穎所居住的北山新區建成930平方米的“扶貧車間”,並和企業(ye) 合作,建成服裝加工“扶貧工廠”,吸納一批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ye) 。
“父母身體(ti) 不好,現在離家近,不僅(jin) 能照顧家裏,還有固定收入。”李東(dong) 穎說,工作熟練的夥(huo) 伴,一個(ge) 月掙四五千元不成問題。
“以前住山上,想買(mai) 點菜,買(mai) 不上;想去縣城看病,車也不好搭;想去打工,離縣城遠,也打不上工,”在“扶貧工廠”就業(ye) 的趙存桂兩(liang) 口子,已在縣城穩定就業(ye) 。
2016年以來,民和縣投入6.78億(yi) 元,易地搬遷14個(ge) 鄉(xiang) 鎮78個(ge) 村4010戶,並實現幹部幫扶全覆蓋、產(chan) 業(ye) 發展全覆蓋、培訓就業(ye) 全覆蓋,解決(jue) 搬遷民眾(zhong) 的後顧之憂。
特色“防貧辦”築牢致貧返貧“截留閘”
“脫貧摘帽”持續推進,但因病、因學、因災仍成為(wei) 當地貧困戶返貧重點因素。219年,民和縣精準防貧辦公室應運而生,此為(wei) 青海省內(nei) 首創機製。
民和縣精準防貧辦公室創設扶貧保險金,劃定防貧預警線、防貧保障線,對因病、因學、因災對象,納入防貧序列,經過調查、審查、評議後,給予保險救助。目前,該縣已發放防貧保險補助資金610戶、454萬(wan) 元。
“貧困戶患了癌症、尿毒症等疾病,花費往往很多,有了這項機製,因病返貧報銷比例很大,減輕了負擔。”民和縣精準防貧辦公室因病防貧員李瑾說。
據中新網記者了解,2015年底,民和縣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村125個(ge) ,占行政村總數的40%,貧困發生率11.3%。四年來,該縣共有125個(ge) 貧困村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0.01%。
國家統計局青海調查總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青海省農(nong) 村各項事業(ye) 發展加速,城鄉(xiang) 居民收入相對差距也呈逐年縮小趨勢,工資性收入增長成為(wei) 農(nong) 村居民增收亮點,收入構成更趨合理。
日前,青海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劉寧在該省調研脫貧攻堅等工作時說,要把好機製鞏固好、完善好、拓展好,讓扶貧產(chan) 業(ye) 穩得住、有就業(ye) 、能致富,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鎮黨委書記索朗曲珍:抗疫情不忘促扶貧
為切實做到統籌兼顧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工作,戰“疫”和脫貧兩不誤,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鎮黨委書記索朗曲珍走村入戶,關注企業複工複產,實現貧困戶增收。 [詳細] -
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複工複產助百姓增收
以前,西藏拉薩市當雄縣公塘鄉衝嘎村長期依靠單一的農牧經濟創收,農牧民群眾收入較低。自5100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建成以來,結合當地豐富的水資源,通過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詳細] -
西藏山南:加查縣春季植樹造林兼顧貧困戶創業增收
3月11日至12日,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開展2020年春季義務植樹活動,完成“仁青林異地搬遷”植樹造林計劃,為該新村101戶貧困戶創業增收、自給自足創造條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