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

陳誌強 米瑪 曉勇 萬慧 桑鄧旺姆 發布時間:2020-03-20 09:54: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左貢縣四方祥和新村易地搬遷安置點。 記者 陳誌強 攝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左貢縣地處藏東(dong) 南高山峽穀地帶,怒江、瀾滄江、玉曲河由北向南呈“川”字型縱貫全境奔流而下,是曆代商賈由茶馬古道進出西藏的必經之地,也是全區深度貧困縣之一。

  全縣10個(ge) 鄉(xiang) (鎮)128個(ge) 村(居)5.8萬(wan) 人,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81戶13409人,10個(ge) 鄉(xiang) (鎮)中有8個(ge) 屬深度貧困,127個(ge) 行政村中有84個(ge) 屬深度貧困,貧困程度最深的繞金鄉(xiang) 繞絲(si) 村2015年貧困發生率為(wei) 87.65%……脫貧壓力重如泰山,一場沒有退路的脫貧攻堅戰全麵打響。

  經過4年的努力,左貢縣一個(ge) 個(ge) 貧困村實現了華麗(li) 蛻變,一批批富民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張張笑臉洋溢在貧困戶臉上……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縣已脫貧2680戶13399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2%。

  挪“窮窩”,力拔窮根

  衝(chong) 巴的新家位於(yu) 田妥鎮政府所在地,318國道沿線。

  今年69歲的衝(chong) 巴,之前住在田妥鎮亞(ya) 中村的一個(ge) 半山腰上,唯一通往外界的道路是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下雪天要擔心屋頂坍塌和漏水,生活極不方便。”衝(chong) 巴說,新家有150平方米,藏式裝修,幹淨整潔,寬敞明亮,家用電器、藏式家具等一應俱全,不僅(jin) 住得舒服,生活也方便多了。衝(chong) 巴隻是左貢縣廣大易地搬遷群眾(zhong) 中的一個(ge) 縮影。

  在搬遷當初,怎麽(me) 搬、往哪裏搬?這考量著左貢縣委、縣政府的智慧。

  左貢縣注重易地扶貧搬遷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型城鎮化相結合,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結合,科學實施了國省道沿線“一區四點”易地扶貧搬遷整體(ti) 集中布局方案,科學確定美玉鄉(xiang) 斜庫村、田妥鎮亞(ya) 中村、縣城“四方祥和新村”(扶貧開發區)、紮玉鎮吾同村、紮玉巴瓦村、碧土鄉(xiang) 碧土村和龍日村7個(ge) 易地搬遷安置點。

  在規劃設計上,左貢縣充分結合本地建設用地緊缺、選址難的實際,住房以多層樓房為(wei) 主,結構以框架為(wei) 主,將人均住房麵積嚴(yan) 格控製在25平方米以內(nei) 。在建築風格上,將東(dong) 壩民居等傳(chuan) 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的同時,又融入現代元素。在配套設施上,給水、排水、電網、路燈、道路、公廁、廣場等設施統一建設,有效滿足搬遷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需要。

  搬得出還要能致富。左貢縣大力發展“五大支柱產(chan) 業(ye) ”,搭建起產(chan) 業(ye) 與(yu) 貧困群眾(zhong) 利益聯結機製,確保“一個(ge) 產(chan) 業(ye) 脫貧一批貧困群眾(zhong) ”。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砂石加工、純淨水生產(chan) 、糌粑製作、飼草料種植、木質手工藝品加工等產(chan) 業(ye) 項目22個(ge) ,正在建設15個(ge) ,帶動646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實現脫貧增收。

  截至2018年底,左貢5個(ge) 安置點安置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1372戶6978人,占應搬遷群眾(zhong) 總戶數的97%。如今,越來越多搬進新居的左貢貧困群眾(zhong) 過上了幸福新生活,脫貧致富的夢想在這裏生根、發芽、開花!

  興(xing) “富業(ye) ”,築牢基礎

  麵對諸多的困難和製約,左貢縣委、縣政府立足實際,找準發展定位,結合左貢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和市場需求,注重資源優(you) 勢、注重援藏優(you) 勢,形成了以“河穀種植業(ye) 、河穀養(yang) 殖業(ye) 、資源型加工業(ye) 、旅遊業(ye) 、三產(chan) 服務業(ye) ”為(wei) 主的“五大支柱產(chan) 業(ye) ”,構建起了從(cong) 小到大、從(cong) 大到強、從(cong) 強到優(you) 的產(chan) 業(ye) 富民新格局。

  具有濃鬱左貢特色的“兩(liang) 江一河”精品家具廠就是典型產(chan) 業(ye) 脫貧例子。

  2017年,左貢縣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整合用地約2000平方米,落實產(chan) 業(ye) 扶持資金326.1萬(wan) 元,成立了規模化、標準化生產(chan) 的“兩(liang) 江一河”精品家具廠。

  據家具廠廠長西繞次平介紹,家具廠以“古道三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為(wei) 核心,與(yu) 現有5家藏式家具作坊、民間工匠和20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合作,形成了“‘古道三江’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精品家居廠+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發展模式。目前,家具廠年盈利約360萬(wan) 元,為(wei) 20戶貧困家庭提供了有穩定收入的就業(ye) 崗位。

  產(chan) 業(ye) 興(xing) 是左貢縣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製勝法寶。左貢縣委、縣政府深入分析全縣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資源,全麵推行產(chan) 業(ye) 扶貧項目“334”投資模式,大力推廣“村黨(dang) 支部+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公司+基地+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農(nong) 牧民”、能人帶動等利益聯結模式,實現了縣有產(chan) 業(ye) 園區、鄉(xiang) (鎮)有持續發展產(chan) 業(ye) 、村有小產(chan) 業(ye) 、戶有具體(ti) 增收項目。

  理念引領行動,方向決(jue) 定出路。

  提起旺達鎮烏(wu) 雅村,大家想到的是村集體(ti) 經濟全自動磚廠和選派第一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冉程文。在冉程文的科學管理和帶領下,烏(wu) 雅村全自動造磚廠年生產(chan) 總值、純利潤、群眾(zhong) 分紅持續走高,至2018年底,產(chan) 值突破550萬(wan) 元,戶均分紅達1.2萬(wan) 元。

  “每天150元的工資,隻要肯幹,在家門口就能賺錢,年底還有分紅。要不是能在磚廠幹活賺些錢,我們(men) 家的生活都不知道會(hui) 是什麽(me) 光景了。”腿部殘疾、丈夫去世、還有三個(ge) 孩子要撫養(yang) 的烏(wu) 雅村民多吉卓瑪滿心的感激。

  實施東(dong) 壩鄉(xiang) 埃西村、美玉鄉(xiang) 邊玉村飼草料種植,建成美玉鄉(xiang) 斜庫村產(chan) 業(ye) 園,推進則巴賽馬場和夯達灑冽營地、吾同村度假村、碧土賓館等建設……落地方能生根,生根才能葉茂。

  拓“專(zhuan) 合”,抱團致富

  近年來,左貢縣把牢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方向,不斷培育發展壯大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找準了農(nong) 牧業(ye) 新型經營主體(ti) 與(yu) 群眾(zhong) 利益聯結的切合點,在連接小農(nong) 戶與(yu) 市場之間的作用日趨明顯。

  分管脫貧工作的副縣長李子雄說,發展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不僅(jin) 有效解決(jue) 了過去自種自銷、供銷矛盾突出、組織化程度低等問題,同時為(wei)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搭建了興(xing) 產(chan) 業(ye) 、奔小康的平台,探索出了一條“黨(dang) 員帶頭、能人帶動、市場驅動、項目扶持、機製保障、利益聯結、致富群眾(zhong) ”的新路子。

  在培育壯大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過程中,左貢縣突出加大政策、資金、人才支持力度。2018年,共發放扶持貸款130萬(wan) 元,落實扶持資金103.6萬(wan) 元,協調福建廈門市國企派出專(zhuan) 家人才2批8人次,對縣合作社所屬22個(ge) 項目進行了風險評估、可行論證,支持致富帶頭人、退複軍(jun) 人、大學畢業(ye) 生參加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為(wei) 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撐。

  在特殊政策、資金的扶持下,一批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茁壯成長。

  發展旺達鎮左巴花卉種植、田妥鎮金達村高效日光溫室等16個(ge) “黨(dang) 支部+合作社+農(nong) 牧民”經營模式的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123人脫貧致富;

  發展旺達鎮俄比科村生態種植養(yang) 殖基地等6個(ge) “企業(ye) +基地+建檔立卡戶”經營模式的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160人脫貧致富;

  發展左貢縣木龍村藏香廠等10個(ge) “致富帶頭人+合作社+農(nong) 戶”經營模式的合作社,帶動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297人脫貧致富;

  ……

  截至目前,左貢共有專(zhuan) 業(ye) 合作社55家,其中國家級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家,自治區級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家,市級優(you) 秀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3家,合作社成員達74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264戶580人,穩定解決(jue) 貧困群眾(zhong) 就業(ye) 114人,年人均增收4200元。

  隨著脫貧攻堅戰的不斷深入,左貢縣不遺餘(yu) 力地拓展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豐(feng) 富內(nei) 涵,拓寬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合作領域,深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規範化管理,實現了全縣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打小鬧、分散薄弱、單打獨鬥、小作坊經營到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轉變。

  扶貧仍在路上,攻堅正在進行。

  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為(wei) 了讓每一位貧困群眾(zhong) 都可以獲得美好生活,左貢縣上下凝心聚力,吹響了最後衝(chong) 鋒的號角,朝著美好明天闊步前進!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