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精準扶貧 貴在精準

黃誌武 發布時間:2020-04-09 09:09:00來源: 西藏日報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ju) 在於(yu) 精準。要知道,各地資源稟賦不同、自然環境有異,這便決(jue) 定了做好產(chan) 業(ye) 扶貧工作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須“精準”發力。具體(ti) 而言,必須變“大水漫灌”為(wei) “精準滴灌”, 堅持因地製宜、因村施策,宜種則種、宜養(yang) 則養(yang) 、宜林則林,發展符合當地生態環境、人文特色、曆史文化、優(you) 勢特長的產(chan) 業(ye) ,努力讓貧困群眾(zhong) 獲得持續發展的機會(hui) 。

  西藏拉薩市曲水縣三有村為(wei) 何短短幾年時間,在脫貧攻堅路上發生“蝶變”,就是貴在精準。

  開對“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各地情況千差萬(wan) 別,不能都照一個(ge) 模式去做,而是要因地製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準扶貧新路徑。從(cong) 主要路徑來說,解決(jue) 好“怎麽(me) 扶”的問題,關(guan) 鍵就是按照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具體(ti) 情況,實施“五個(ge) 一批”工程:一是發展生產(chan) 脫貧一批,立足當地資源,實現就地脫貧;二是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態補償(chang) 脫貧一批,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地轉成護林員等生態保護人員;四是發展教育脫貧一批,著力發揮好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治本作用;五是社會(hui) 保障兜底一批,對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sang) 失勞動能力的人,由社會(hui) 保障來兜底。

  實效是檢驗的標尺。打贏脫貧攻堅戰,空喊口號、好大喜功、胸中無數、盲目蠻幹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手榴彈炸跳蚤”也不行。要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就必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必須以崇尚實幹、狠抓落實來檢驗我們(men) 的行動。脫貧工作做得好不好、貧困群眾(zhong) 有沒有脫貧,不能自說自話,要讓當地群眾(zhong) 自己來評價(jia) ,脫沒脫貧要同群眾(zhong) 一起算賬,要群眾(zhong) 認賬。在實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再硬的脫貧攻堅硬骨頭我們(men) 也一定能啃下來。

  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是全區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我們(men) 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以“但願蒼生俱飽暖”的情懷踏踏實實為(wei) 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誌苦幹實幹,我們(men) 就決(jue) 不會(hui) 落下一個(ge) 貧困地區、一個(ge) 貧困群眾(zhong) ,就能夠交上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