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洋河畔唱響幸福歡歌
圖為(wei) 群眾(zhong) 在自家庭院栽種果樹,並為(wei) 果樹修枝。 記者 史金茹 通訊員 楊誌宏 攝
近年來,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深入開展“綠色籬笆、花果庭院”人居環境改造工程,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組織群眾(zhong) 充分利用農(nong) 村閑置房屋、庭院及房前屋後的土地空間,種植各類經濟果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增加群眾(zhong) 收入。
2019年,對於(yu) 林芝市巴宜區而言,是一個(ge) 不平凡的一年。這年10月,巴宜區所有村莊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破萬(wan) 紀錄,所有貧困戶實現了“動態清零”。
近年來,林芝市巴宜區委始終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引領,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緊緊圍繞自治區脫貧部署要求和林芝市委、市政府“1693”脫貧工作思路,舉(ju) 全區之力,匯全區之智,步履鏗鏘,砥礪前行,啃下一個(ge) 又一個(ge) “硬骨頭”,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的奇跡,讓貧困在巴宜區劃上了曆史性句號。
黨(dang) 建引領匯聚強大合力
“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men) 有錢花,有新房子住,過上了幾輩人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我們(men) 會(hui) 牢記黨(dang) 的恩情,永遠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巴宜區八一鎮拉丁嘎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羅布次仁不停地向記者訴說著對黨(dang) 的感恩之情。
黨(dang) 政軍(jun) 民學,東(dong) 西南北中,黨(dang) 是領導一切的。在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巴宜區委充分發揮黨(dang) 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主心骨”作用,成立了以巴宜區委書(shu) 記為(wei) 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以區委副書(shu) 記、區長為(wei) 指揮長的脫貧攻堅指揮部,推行“專(zhuan) 題研究、分類匯報、現場答辯、整改反饋”,定期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通過黨(dang) 建引領,精準把脈,精準施策,匯聚起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選準骨幹帶好頭。巴宜區委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dang) 員先鋒模範作用,調動黨(dang) 員幹部群眾(zhong) 積極性和能動性,群策群力謀劃推動村集體(ti) 經濟發展,使村級組織自我發展、自我服務、自我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截至目前,全區384名村(居)“兩(liang) 委”班子成員中,黨(dang) 員致富帶頭人105人,技術能手94人,黨(dang) 員比例達100%,打造了一支“發展型、創業(ye) 型、帶富型”村級班子。
找準路徑拔窮根。通過“黨(dang) 建+旅遊”“黨(dang) 建+產(chan) 業(ye) ”“黨(dang) 建+農(nong) 牧民合作社”等多種模式,巴宜區強化引領、深挖潛力,因地製宜、因村施策,持續推進農(nong) 牧區集體(ti) 經濟多元化、特色化發展,走出了一條“黨(dang) 支部跟著扶貧走、貧困戶跟著支部走”的脫貧致富新路子。
精準管理扛責任。巴宜區委始終嚴(yan) 格落實鄉(xiang) 鎮黨(dang) 委監督職能和村級組織管理職能,做到集體(ti) 經濟項目實施和財務、決(jue) 策、分紅全程公開透明,把村集體(ti) 經濟項目列入鄉(xiang) 鎮紀委、財政審核清單,實行年審製度,確保資金使用安全,結合駐村工作,落實派駐單位促進村集體(ti) 經濟考核機製,形成以機關(guan) 帶動農(nong) 牧區共謀發展的共建格局。
產(chan) 業(ye) 帶動提升“造血”功能
“以前從(cong) 沒種過靈芝菌,自從(cong) 技術員來了之後,我們(men) 不僅(jin) 學到了技術,每天還有200多元的勞務費。”4月11日上午,巴宜區八一鎮拉嘎娘村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大早就來到了家門口的林芝源瑞農(nong) 業(ye) 生物科技公司,開始了一天的勞動。
為(wei) 著力解決(jue) 建檔立卡貧困戶“兩(liang) 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近年來,巴宜區按照“宜農(nong) 則農(nong) 、宜遊則遊、宜商則商”的原則,著力提升建檔立卡貧困戶“造血”功能,重點突出“一帶一園六基地”建設,整合資源,抱團發展。2016年至2019年,共安排產(chan) 業(ye) 項目6大類131個(ge) ,總投資13.51億(yi) 元,其中政策性資金2.26億(yi) 元,金融資金6.24億(yi) 元,社會(hui) 資金5.01億(yi) 元。
此外,巴宜區還製訂了轉移就業(ye) 培訓工作計劃,邀請專(zhuan) 家、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授課,提高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ye) 率。截至目前,開展精準扶貧技能培訓共計16期672人,實現貧困群眾(zhong) 轉移就業(ye) 2800人(次),增加收入840餘(yu) 萬(wan) 元。同時,製定“股份合作型、租賃托管型、訂單服務型、培訓就業(ye) 型、收益再分配型”等多種鏈接模式的《扶貧產(chan) 業(ye) 項目帶動農(nong) 牧民增收協議》,通過實施精準扶貧項目,引導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龍頭企業(ye) 吸納有勞力貧困人員就業(ye) ,帶動貧困人員每月增收2300-3000元,有效實現了“就業(ye) 一人、脫貧一戶、穩定一家”的目標。
教育強化激發內(nei) 生動力
近日,巴宜區百巴鎮建檔立卡貧困戶仁增拉姆來到自己的洗車鋪,開始了正常營業(ye) 。與(yu) 此同時,布久鄉(xiang) 傑麥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藏香廠負責人桑珠也開始召集村裏的其他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足機器馬力,正式複工複產(chan) 。
仁增拉姆和桑珠兩(liang) 人都是巴宜區脫貧領域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脫貧路上,他們(men) 充分依靠和利用黨(dang) 的好政策,辛勤勞動,用自己雙手實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開展脫貧攻堅過程中,為(wei) 教育引導貧困群眾(zhong) 轉變“等靠要”思想,巴宜區按照“誌智雙扶”的原則,組織駐村工作隊,結合“四講四愛”群眾(zhong) 教育實踐活動,把黨(dang) 和政府的政策、理念、思想觀念送到家,把誌氣、信心送到群眾(zhong) 心坎上,幫助群眾(zhong) 樹立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正確觀念,樹立“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觀念,激發貧困群眾(zhong) 主動脫貧的意願,克服和消除“等靠要”的消極思想。
為(wei) 充分發揮典型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巴宜區充分挖掘群眾(zhong) 身邊的脫貧致富先進集體(ti) 和個(ge) 人典型,編印了《巴宜區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事跡材料》宣傳(chuan) 冊(ce) ;在各類媒體(ti) 大力宣傳(chuan) 和報道脫貧先進典型事跡,教育引導群眾(zhong) 樹立“安貧可恥、勞動光榮”的觀念,激發了貧困戶內(nei) 生動力。在此基礎上,巴宜區還充分利用文明鄉(xiang) 鎮、文明村(居)、文明戶創建的契機,設立專(zhuan) 項評選內(nei) 容,對脫貧先進集體(ti) 和典型進行表彰,激發廣大幹部和貧困群眾(zhong) 搶抓機遇、苦幹實幹、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的熱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林芝巴宜區助推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自駐村工作開展以來,巴宜區各駐村工作隊隊員、第一書記、鄉(鎮)幹部努力當好“宣講員”、成為“服務員”、做好“戰鬥員”,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詳細] -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打造鄉鎮經濟發展新引擎
去年以來,林芝市巴宜區以生態旅遊業為核心,統籌農牧產業,積極推進資源整合、培育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打造了巴宜經濟發展新引擎。[詳細] -
西藏林芝巴宜區傑麥村亞熱林藏家樂的“致富經”
提起成立藏家樂的原因,布路說,林芝最好的資源就是自然風光,我們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順應自然,合理規劃,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們林芝的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