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補齊“三農”領域短板

本報評論員 發布時間:2020-04-24 09:21:00來源: 西藏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各級黨(dang) 委要把‘三農(nong) ’工作擺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統籌抓好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把農(nong) 業(ye) 基礎打得更牢,把‘三農(nong) ’領域短板補得更實。”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nong) ”。西藏糧食、肉奶、蔬菜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連年豐(feng) 收,產(chan) 量屢創新高,青稞安全得到絕對保障,農(nong) 產(chan) 品綜合生產(chan) 能力處於(yu) 曆史最好水平,牢牢穩住了農(nong) 牧業(ye) 作為(wei) 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地位,“三農(nong) ”壓艙石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但短板依然明顯。在去年召開的自治區黨(dang) 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區黨(dang) 委結合西藏補齊全麵建成小康“三農(nong) ”領域短板實際,提出了關(guan) 係農(nong) 牧民生產(chan) 生活的“十項惠民措施”,這是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集中資源、強化措施,堅決(jue) 補齊“三農(nong) ”短板的有力舉(ju) 措。各級黨(dang) 委、政府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大力實施以“神聖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wei) 主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正確處理好“十三對關(guan) 係”,集中資源、強化保障、精準施策,加快形成農(nong) 牧區良性發展機製,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切實補齊“三農(nong) ”領域短板。

  補齊“三農(nong) ”領域短板,要做好農(nong) 牧業(ye) 提質增效大文章。西藏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發展到現階段,麵臨(lin) 著一係列新情況新機遇,必須改變那些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加快農(nong) 牧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要不斷提高農(nong) 牧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大力發展以青稞、犛牛為(wei) 重點的農(nong) 牧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加快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把擴大供給和提高質量作為(wei) 主攻方向,實現糧食產(chan) 量穩中有增,有效提升禽蛋肉奶、蔬菜等主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水平,既注重農(nong) 畜產(chan) 品“量”的增加又注重“質”的提升。要針對西藏現代農(nong) 牧業(ye) 發展中存在的“軟肋”,精準謀劃產(chan) 業(ye) 發展,深入推進農(nong) 牧業(ye) 結構調整,著力解決(jue) 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科技含量不高、農(nong) 畜產(chan) 品附加值低等問題,緊緊依靠產(chan) 業(ye) 化、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合作化,推動西藏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補齊“三農(nong) ”領域短板,要把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作為(wei) 重中之重。實現農(nong) 牧民增收目標,是西藏全麵小康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脫貧攻堅的關(guan) 鍵。收官之年,必須加大工作力度,抓好自治區關(guan) 於(yu) 促進農(nong) 牧民持續增收意見的貫徹落實,對焦目前增收點,找準未來潛力點,發揮自身優(you) 勢點,提高靶向精準就業(ye) 質量,深挖工資性收入增長潛力,堅定不移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繼續穩固農(nong) 牧民增收基礎,保障農(nong) 牧民種養(yang) 業(ye) 基本收益,不折不扣落實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繼續深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改革,千方百計增加農(nong) 牧民的收入,確保實現13%的增收目標。

  補齊“三農(nong) ”領域短板,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要立足西藏曆史進程和自身發展實際,對照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目標任務,堅持困難麻煩由政府解決(jue) 、把方便實惠送給群眾(zhong) ,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要正確處理好城市發展與(yu) 提高農(nong) 牧區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的關(guan) 係,加大農(nong) 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堅決(jue) 補齊農(nong) 村公共基礎設施、供水保障、人居環境、教育、醫療衛生服務、社會(hui) 保障、公共文化服務、生態環境服務等方麵“三農(nong) ”領域短板,生產(chan) 生活等方麵的硬件短板要補齊,社會(hui) 治理方麵的軟件短板也要補齊。把“三農(nong) ”領域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一些,不斷鞏固提升好脫貧攻堅成果,確保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切實提升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農(nong) 固本,務在求實。脫貧質量如何,全麵小康成色怎樣,是“三農(nong) ”工作的“試金石”。我們(men) 既要集中精力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更要謀劃長遠,紮實補齊“三農(nong) ”領域短板,唯有如此,脫貧攻堅成果才能獲得人民認可,經得起曆史檢驗,才能確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圓滿收官。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