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巴宜區百巴村黨支部書記紮西:把群眾冷暖掛心頭
“要不是紮西書(shu) 記,我還住在原先的破房子裏。我都這麽(me) 大年紀了,還能住上這麽(me) 好的公房,真得感謝紮西書(shu) 記,他就是我的恩人。”談起紮西書(shu) 記,五保戶央金噙著淚花說道。
在百巴鎮百巴村,一說起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紮西,群眾(zhong) 都會(hui) 豎起大拇指。
一名普普通通的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何以贏得群眾(zhong) 的擁護和愛戴?這一切源於(yu) 他多年如一日,把群眾(zhong) 當親(qin) 人,想他們(men) 所想,急他們(men) 所急,努力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各種困難和問題。雖身處小崗位,但他用自己的責任詮釋著平凡崗位中的大愛。
來到五保戶央金家,不算大的房屋裏配套家具一應俱全,房子雖不大,但是足夠央金老人一人居住。2010年起,紮西就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責任。為(wei) 了幫助她改善居住條件,紮西組織全村黨(dang) 員,為(wei) 老人在村公房邊的一塊空地上修建了一間小屋,讓老人真正有了屬於(yu) 自己的房子。十多年裏,老人生病住院5次,每次都是紮西墊付各類費用。村裏有人背後說他“傻”,可他總是笑著說:“誰讓我身在村支書(shu) 這個(ge) 崗位上,群眾(zhong) 有困難我必須得幫忙,這是我的責任。”
由於(yu) 央金老人不識字,這幾年,紮西一直負責幫助老人做個(ge) 人經費收支工作,慰問金、補貼、住院費用報銷,除去給老人必要的生活費,剩餘(yu) 的錢他都幫老人一分不少地存到卡裏。短短幾年,他不僅(jin) 幫老人還清了所有欠款,結清了所有住院費用,還讓老人卡裏有了數萬(wan) 元的存款。村裏人都說,他不僅(jin) 是村裏的支部書(shu) 記,同時也是央金老人的私人“財務助理”。
在百巴村,有困難找紮西成了村裏人的習(xi) 慣。加是村裏的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常年受乙肝病痛折磨,三天兩(liang) 頭往醫院跑,有時手頭錢緊張了,他第一個(ge) 想到的就是紮西。“我經常一借就是好幾百,甚至上千,紮西書(shu) 記每次都會(hui) 毫不吝嗇地拿給我,並且從(cong) 不催我還錢,還囑咐我好好看病。”加感激地說道。
2015年以前,百巴村村口的道路一直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當時,林拉高等級公路修建即將結束,施工方各類施工設備一直閑置在工地上。紮西突發奇想,借著這個(ge) 機會(hui) ,利用這些施工設備將入村道路修繕一下。他白天跑到項目指揮部找施工方協調,晚上在村裏開會(hui) ,說服全村群眾(zhong) 義(yi) 務投工投勞。在他和全村群眾(zhong) 的共同努力下,半個(ge) 月後,終於(yu) 將村裏泥濘不堪的土路修建成了幹淨整潔的水泥路,方便了群眾(zhong) 出行。
百巴鎮小集鎮有很多餐館,但是規模都比較小。紮西從(cong) 中看到了商機,他組織全村群眾(zhong) 成立了百亞(ya) 吉林合作社,讓全村群眾(zhong) 參與(yu) 入股,讓每家每戶都有一份收入。“看到百姓能多一份收入,我真的很高興(xing) 。老百姓信任我,要我擔任村支書(shu) ,我就有責任給老百姓謀福利,大家一起努力奔小康。”紮西書(shu) 記開心地說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尼瑪次仁喜遷新家
上午10點,尼瑪次仁在駐村工作隊和鄉幹部的陪同下,來到了林芝市巴宜區集中供養中心。走進巴宜區集中供養中心大院,“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老有所學”幾個大字映入眼簾。[詳細] -
住在花園裏 行在樹蔭下
近年來,林芝巴宜區全麵啟動人居環境改善工程,加強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村莊庭院綠化實現全覆蓋,水、大氣、土壤環境達標率實現100%。[詳細] -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推動產業“優化+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林芝市巴宜區建築構件產業園項目於2018年開始實施建設,園區占地總麵積1550畝,基礎建設總投資18567.13萬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