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際行動詮釋初心
在西藏那曲市安多縣城,一提起布桑這個(ge) 名字,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的,他是個(ge) 出了名的“熱心腸”。
近日,借著羌塘草原難得的好天氣,記者走訪了這位安多縣的“大名人”。
安多縣城,帕那河畔,一派好風光。陽光鋪灑在冰雪未消的河麵,光彩奪目、熠熠生輝;不遠處,一排排整齊的現代樓宇赫然而立;屋頂上,一麵麵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格外壯觀。
今年47歲的布桑,就是這裏的負責人——安多縣卓格扶貧小區居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群眾(zhong) 冷暖掛心間
1973年,布桑出生於(yu) 幫愛鄉(xiang) 3村一個(ge) 教師家庭。在父親(qin) 的熏陶下,布桑對數學和藏文很感興(xing) 趣,學習(xi) 成績很好。17歲時,布桑經人介紹,在崗尼鄉(xiang) 一個(ge) 私立小學做代課老師,由於(yu) 表現突出,被發展成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
有一次,布桑得知自己的學生果拉和曲吉是孤兒(er) ,便二話不說,主動請求收養(yang) 這兩(liang) 個(ge) 小孩,從(cong) 一年級到六年級,無償(chang) 承擔他們(men) 的生活費,毫無怨言。“白天在學校是老師,督促他們(men) 學習(xi) 文化知識;晚上回到家是父親(qin) ,照顧他們(men) 的生活起居。”據布桑回憶,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他們(men) 滿16歲能夠獨立生活才結束。
卓格扶貧小區是安多縣易地扶貧集中安置點之一。2017年,小區竣工,共吸納安多縣幫愛鄉(xiang) 、措瑪鄉(xiang) 、強瑪鎮等12個(ge) 鄉(xiang) 鎮的牧民群眾(zhong) 210戶、861人入住。布桑在幫愛鄉(xiang) 擔任村幹部十幾年,村務工作經驗豐(feng) 富,因此被選為(wei) 小區居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達瓦是強瑪鎮易地搬遷牧民,70多歲了,腿腳不利索,但抽到了3樓的一間房,上下樓梯很不方便。布桑了解情況後,主動將自家1樓的房子與(yu) 達瓦家換。達瓦一家十分感動,親(qin) 自登門道謝。布桑隻是憨憨地笑,竟不知道說什麽(me) 好,臉卻漲得通紅。
從(cong) 教師到村幹部,再到小區居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雖有工作上的變動,但布桑堅持為(wei) 人民服務的初心卻從(cong) 未改變。用他常掛在嘴邊的話來說,就是“黨(dang) 員要始終把群眾(zhong) 放在心上”。
急難關(guan) 頭衝(chong) 在前
2000年前後,布桑回到家鄉(xiang) ,並被選為(wei) 幫愛鄉(xiang) 3村村幹部。
有一年的冬天,牧區刮起了罕見的大風,村民羅布家的帳篷被龍卷風吹走了,家裏的生活物資也被吹跑,散落在草原上。布桑得知後,帶著村裏的幾個(ge) 年輕人趕到現場。看到羅布一家人坐在地上痛哭,布桑不顧個(ge) 人安危,帶頭深入草原,幫忙找回了一部分物資。
過了幾天,布桑召集村民開會(hui) 。他站在人群中間,動情地說:“羅布經常幫助大夥(huo) 兒(er) ,這次他家裏遭了災,損失慘重,希望大家能夠伸出手來幫幫他們(men) 。”說完,他從(cong) 兜裏掏出300元,交到羅布手裏。隨後,村民們(men) 也紛紛走過來捐款捐物……
今年年初,布桑及時組織全小區16個(ge) “雙聯戶”戶長,每天定時走訪4至6個(ge) 家庭,給住戶家裏打掃衛生,宣講疫情防控知識。
布桑還拿出自己不多的薪水,全部用來購買(mai) 口罩和消毒水,分發給參與(yu) 疫情防控的小區工作人員。當人們(men) 問他這麽(me) 做是否考慮過個(ge) 人安危,他卻堅定地回答:“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危險的時候,幹部就越是要衝(chong) 在最前麵。”
去年7月,總是“敢於(yu) 衝(chong) 在最前麵”的布桑被安多縣帕那鎮黨(dang) 委評為(wei) “優(you) 秀黨(dang) 務工作者”。
“四講四愛”宣講忙
2017年,布桑被選為(wei) 安多縣“四講四愛”宣講員,他變得更忙了。
帕那河位於(yu) 卓格扶貧小區與(yu) 安多縣城之間,從(cong) 小區到縣城,要沿著河走很遠的路才有一座石橋到縣城,費時費力。“小區居民去縣城,多走點路沒有關(guan) 係,可孩子們(men) 去縣裏上學就很費勁了。”布桑心裏很焦急。
2019年初,布桑決(jue) 定對帕那河“下手”了。他召集小區黨(dang) 員幹部、“雙聯戶”戶長和部分年輕群眾(zhong) ,召開了一個(ge) 特殊的宣講會(hui) ,當他宣布要在帕那河選址搭一座小橋的時候,整個(ge) 會(hui) 議室裏頓時炸開了鍋,有的幹部邊搖頭擺手邊說道:“書(shu) 記,這行不通、行不通”;有的居民直截了當說:“咱們(men) 沒那麽(me) 多錢呀”;有的人幹脆嚷道:“不如找政府撥點款吧”……
當會(hui) 議室安靜下來,布桑繼續說道:“河邊有現成的沙子,裝袋成沙包就可用來鋪橋麵;附近有廢棄的涵管,可以用來做橋洞,4、5根就夠了。”話音落下,會(hui) 議室裏沉默半晌後,突然響起了掌聲和歡呼聲。布桑知道,這是大家一致通過“決(jue) 議”的信號。
半個(ge) 月後,土橋建起來了。小區居民每次經過這座橋,都會(hui) 情不自禁稱讚道:“布桑真有辦法。”
靈活的宣講方式,讓布桑的知名度傳(chuan) 遍整個(ge) 安多縣。從(cong) 去年年初開始,安多縣交警大隊邀請布桑擔任“交通知識大講堂”嘉賓。每周三晚7時,布桑都會(hui) 提著一個(ge) 公文包,準時來到錄製演播廳。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全縣幹部群眾(zhong) 直播交通安全相關(guan) 知識,樂(le) 此不疲。
當記者問道:“您的宣講不拘泥於(yu) 程式,也不限於(yu) 主題,各種話題都能夠娓娓道來,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
布桑答道:“哪裏的工作薄弱,哪裏就是宣講的突破口。”看來,布桑對每一場宣講都做足了功課,從(cong) 他那鼓鼓的宣講包就能看出來。
采訪歸程途中,記者回想起采訪布桑的每一個(ge) 細節,腦海中浮現出一個(ge) 中年大叔的身影,他一手提著公文包,一手拿著文件夾,遊走於(yu) 卓格扶貧小區的每一個(ge) 角落,那穩健的腳步,讓人不禁感歎:真是個(ge) 閑不住的布桑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阿裏獅泉河鎮規劃建設了康樂新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
阿裏地區按照“搬得出、穩得住、有收入、能致富”的總體思路,在獅泉河鎮規劃建設了康樂新居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詳細] -
“新農人”領奏致富曲 產業助推精準扶貧
新型職業農民是縱深推進鄉村產業革命的主力軍,對於推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麵小康具有重要意義。[詳細] -
西藏阿裏地區健康扶貧成效顯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縣域住院免收押金
自阿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啟動以來,阿裏地區衛健委采取“健康帶動扶貧、健康助力脫貧”等辦法,紮實有序推進健康扶貧工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