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幸福家園
圖為(wei) 村民在南木鄉(xiang) 多彩阿佳編織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織布。拉薩融媒記者 孫靖宇攝
6月的拉薩,風景如畫。從(cong) 市區出發,沿著拉貢高速一路向西,近處的柳樹和青稞濃綠而潤澤,交相輝映中透著夏日的氣息,昭示著豐(feng) 收的希望。在才納鄉(xiang) 出口下高速繼續向西行駛不遠,就到了南木鄉(xiang) 江村。
走在村裏,記者發現,這裏巷道平整、植綠點綴、環境優(you) 美,來到村民尼瑪曲珍家裏時,藏式小院靜謐安寧,這裏是尼瑪曲珍的家,也是南木鄉(xiang) 多彩阿佳編織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合作社工作區域麵積不大,但設備齊全,產(chan) 品豐(feng) 富,每年至少增收8萬(wan) 元以上。女主人正在房間裏織布,每一個(ge) 熟練的動作,織出的都是如今的幸福生活。放下手上的活,尼瑪曲珍帶記者來到了隔壁房間,“你們(men) 看,這就是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有藏裝、靠墊、門簾、手提袋等等,這些產(chan) 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院子裏,紅色的天竺葵花開得正豔,像極了江村老百姓如今紅紅火火的好日子。村西頭的馬路邊上,村民郭合彥正和藏族妻子忙碌著,為(wei) 過往的客人選西瓜、稱重切瓜,自從(cong) 承包土地搞溫室大棚,這家人年收入20萬(wan) 元以上,如今的日子就像當下的西瓜一樣味道甜美。
“我們(men) 在這裏包了20多畝(mu) 土地,建了13畝(mu) 大棚,主打種西瓜,西瓜賣完之後種蔬菜。夫妻兩(liang) 個(ge) 人忙不過來,聘請的長期工人有3個(ge) ,工資每天150元,都是當地的村民。年收入看市場行情,好的時候20餘(yu) 萬(wan) 元,不好的時候也有10餘(yu) 萬(wan) 元,帶著當地老百姓一起致富。”郭合彥祖籍河南,作為(wei) 附近的致富帶頭人,他接受采訪也有許多次了。
以前村裏條件不好,大家都盼著能走出去。現在村子變得越來越好,就連村裏考出去的大學生都主動回來了,2016年畢業(ye) 於(yu)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的次仁羅布就是其中一員。見到次仁羅布時,他正在村委會(hui) 的便民服務站忙碌著,身後“說辦就辦、馬上就辦”的標語赫然醒目,對於(yu) 來辦事的群眾(zhong) ,他有問必答,耐心細致。“我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村民,現在在村委會(hui) 工作。小時候我們(men) 村村民的生活條件是比較差的,比如住房、交通等。如今在黨(dang) 的好政策下,村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姓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房子,大街小巷鋪上了水泥,如今看到村民臉上的笑容和江村的變化,心中更多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黨(dang) 的感恩之情。”說起這些,次仁羅布有些靦腆,但對於(yu) 自己的選擇,信心滿滿。
因為(wei) 在他心裏始終裝著的一句話是:家鄉(xiang) 發展越來越好,大學生就業(ye) 又何必“舍近求遠”呢。
江村曆史悠久,曆史底蘊濃厚,早在280多年前已經開始發展藏戲。如今,江村藏戲已經納入全區藏戲名錄進行非遺保護傳(chuan) 承。不少村民放下農(nong) 具,成為(wei) 藏戲演員,實現非遺保護和致富增收“兩(liang) 不誤”;許多遊客慕名前來,領略千年古村的獨特魅力。
其實,早在2017年,江村獲評中國最美村鎮。2019年,江村全村人均純收入12468元,目前已經列入拉薩市設施溫室瓜果蔬菜基地,正在打造設施溫室瓜果蔬菜專(zhuan) 業(ye) 村等,今年計劃新建翻建2000畝(mu) 設施溫室,初步達到2500畝(mu) 設施溫室規模,其他諸如千畝(mu) 經濟林、農(nong) 產(chan) 品初加工、建築運輸、商業(ye) 服務等產(chan) 業(ye) 也在快速發展。如今,宜居、宜業(ye) 、宜遊的“三宜”幸福家園畫卷正在徐徐繪就,老百姓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廣為(wei) 受益。對於(yu) 這些,在村委會(hui) 工作了20多年的崔正多吉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因為(wei) :他既是見證者,更是親(qin) 曆者和受益者。
陽光下,崔正多吉胸前的黨(dang) 徽熠熠生輝,談起村子的發展變化,他感慨良多:“二十幾年前的村子破破爛爛,群眾(zhong) 生活狀況普遍停留在較低水平,思想觀念也跟不上。現在,村民們(men) 住進了新房子,開啟了新生活,走上了致富路,都是在黨(dang) 和政府的好政策滋潤下實現的,村‘兩(liang) 委’的共產(chan) 黨(dang) 員也是帶頭苦幹、實幹,讓村民們(men) 看到成果,看到希望。倉(cang) 廩實而知禮節,現在,老百姓的素質也越來越高了,垃圾不再亂(luan) 丟(diu) ,牲畜不再亂(luan) 走,因為(wei) 大家有了保護家園環境的主動意識。”
從(cong) 崔正多吉的話中,我們(men) 不難發現,江村的發展離不開黨(dang) 建引領、係統謀劃、群眾(zhong) 參與(yu) ,黨(dang) 員做給群眾(zhong) 看、帶著群眾(zhong) 幹,使得鄉(xiang) 村振興(xing) 從(cong) 黨(dang) 委政府的“獨角戲”轉變為(wei) 多元主體(ti) 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合唱”
美麗(li) 鄉(xiang) 村,祝福江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62.8萬貧困人口全脫貧 尼瑪紮西:藏族兒女千年夢圓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創造性地建立了五級脫貧攻堅指揮部,集中統一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詳細] -
尼瑪紮西委員:鞏固提升西藏脫貧攻堅成果
尼瑪紮西委員24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作大會發言時說,建議國家在“十四五”期間繼續給予西藏大力支持,助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詳細] -
西藏拉薩社保卡即時製卡銀行網點增至7個
記者從自治區人廳社信息中心獲悉,近日,拉薩市又增加了不少社保卡即時製卡銀行網點,參保市民隻需在完成數據采集後帶上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相應網點辦理即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