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波密縣發展特色產業惠農富民
科學化管理的溫室大棚裏,羊肚菌、天麻、靈芝等作物未因氣候變化而停歇;富有工布特色的家庭旅館裏,酥油茶、犛牛肉幹、青稞酒散發著濃鬱的香味;波密紅樓、通麥十英雄紀念碑、易貢將軍(jun) 樓等,紅色旅遊方興(xing) 未艾……在林芝波密大地上,一幅幅經濟發展的美麗(li) 畫卷正在緩緩展開。
近年來,波密縣立足自身特色資源優(you) 勢,不斷加大農(nong) 牧業(ye) 和旅遊業(ye) 結構調整力度,積極推進經濟發展惠農(nong) 富民。
2019年,波密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26.15億(yi) 元,同比增長11.0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93元,同比增長11.5%;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7元,同比增長14.01%。
羊肚菌開出致富花
“今年氣候好,羊肚菌的長勢和產(chan) 量都不錯!”日前,記者走進位於(yu) 波密縣紮木鎮的波密縣高原特色種植園羊肚菌種植大棚內(nei) ,隻見一隊隊、一簇簇像降落傘(san) 一樣的白腿羊肚菌鉚足了勁往上長,一派豐(feng) 收的喜人景象。周邊村子裏的貧困戶正在逐個(ge) 挑選、采摘羊肚菌放進筐子裏。
“經過半年時間的精心管理,俺村的兩(liang) 座羊肚菌種植大棚迎來了豐(feng) 收後的首次采摘上市。”波密縣高原特色化種植園負責人郭曉剛說,“羊肚菌營養(yang) 豐(feng) 富,消費者很喜歡,價(jia) 格也賣得好。這座大棚占地1.5畝(mu) ,一棚羊肚菌大概能賣4.5萬(wan) 元。如果把羊肚菌烘幹後在村裏的電商驛站進行網上銷售,價(jia) 格更高,效益也更好!”
波密縣高原特色種植園采取集體(ti) 管理的模式建設羊肚菌大棚,為(wei) 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zhong) 安置勞動崗位,讓他們(men) 參加搭棚、施肥、澆水、除草等田間管理,掌握羊肚菌的生產(chan) 流程,學會(hui) 種植技術,激發了貧困戶種植羊肚菌的熱情。“今年通過發展羊肚菌產(chan) 業(ye) ,將帶動10戶貧困戶就業(ye) 脫貧,然後在村裏全麵推廣大棚羊肚菌種植管理,讓羊肚菌產(chan) 業(ye) 成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新途徑。”郭曉剛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紮木鎮發展羊肚菌產(chan) 業(ye) ,已產(chan) 生了良好的輻射帶動效應,增強了貧困群眾(zhong) 主動發展羊肚菌項目的信心。目前,該產(chan) 業(ye) 已在紮木鎮得到複製推廣,通過“基地+貧困戶”的運營模式,統一技術管理和銷售,讓貧困戶看示範、學著幹,逐步擴大羊肚菌的種植範圍。
波密縣立足自身優(you) 勢,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更多的群眾(zhong) 組建民營企業(ye) 、鄉(xiang) 村合作社、“公司+農(nong) 戶+基地”的經營模式,走特色產(chan) 業(ye) 化路子,延伸產(chan) 業(ye) 鏈,形成生產(chan) 、加工、銷售一體(ti) 化的產(chan) 業(ye) 格局。同時,波密縣還將特色產(chan) 業(ye) 與(yu) 農(nong) 牧業(ye) 相結合,與(yu) 科技推廣相結合,與(yu) 扶貧開發相結合,多角度、深層次挖掘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潛力,帶動更多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旅遊催生家庭旅館熱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喚醒沉睡中的嘎朗村時,宛如藍寶石般美麗(li) 的嘎朗湖仍流連於(yu) 甜美的夢境中,秀美靜謐。透過嘎朗湖畔德青旺姆家庭旅館的窗戶向外望去,遠處雪山潔白無瑕,近處芳草鮮美,桃花的芳香不時隨著微風四散開來,仿佛人間仙境。
幾棟漂亮的藏式建築錯落有致,房前屋後遍布碧綠的草地,住宿區、用餐區、娛樂(le) 區劃分得恰到好處,這裏就是位於(yu) 波密縣古鄉(xiang) 嘎朗村的德青旺姆家庭旅館。
今年35歲的德青旺姆經營家庭旅館已經15年了。在她家寬闊的庭院裏,3棟不同時期建起來的民居講述著三代家庭旅館的故事。
10多年前,許多徒步愛好者和背包客就開始出現在嘎朗村。在廣東(dong) 援藏幹部的幫助下,德青旺姆一家把多餘(yu) 的房間改造成家庭旅館的床位,開辦了村裏第一家家庭旅館。之後,德青旺姆一家又蓋起一棟新樓,專(zhuan) 門用於(yu) 接待遊客。
隨著林芝桃花節的品牌效應和波密桃花知名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的遊客走進了嘎朗村。2019年,德青旺姆家的第三代家庭旅館正式建成開業(ye) ,經營家庭旅館的年收入達到36萬(wan) 元。
走進德青旺姆家的新旅館,一樓大廳專(zhuan) 設的土特產(chan) 品展銷店映入遊客眼簾。“最近幾天,我弟媳正在縣裏組織的培訓班學習(xi) 民宿經營和管理。”德青旺姆介紹,她們(men) 一家也正在不斷提升廚藝,豐(feng) 富自家旅館內(nei) 涵。
紅色文化增強文旅核心競爭(zheng) 力
近年來,紅色旅遊已成為(wei) 人們(men) 出遊的重要選擇之一。波密縣是西藏紅色文化重鎮,紅色旅遊的興(xing) 起為(wei) 波密縣增添了又一亮點。波密縣依托全區首個(ge) 4A級紅色景點紮木中心縣委紅樓,深度挖掘紅色旅遊資源,著重打造波密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波密紅樓、通麥十英雄紀念碑、易貢將軍(jun) 樓等著名紅色旅遊景點,有的既是文物保護單位,又是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
2018年以來,波密縣先後派出專(zhuan) 職幹部,20餘(yu) 次赴拉薩、成都、鄭州、鹹陽、北京等地尋訪老同誌,查找相關(guan) 資料,搜集相關(guan) 文物,並同步通過比對老照片、遠程連線內(nei) 地“老波密”、尋訪當地老人、勘察地形地貌等方式,挖掘出西藏軍(jun) 區步兵學校舊址、西藏波密分工委辦公舊址、鬆宗通車剪彩處、波密第一所小學巴渡卡小學遺址、朗秋農(nong) 場遺址、中共波密分工委第一個(ge) 駐地等紅色遺跡20餘(yu) 處。此外,《紅樓》舞台劇編排完畢,即將進行首演。
同時,波密縣不斷強化紅色旅遊規劃體(ti) 係建設,通過舉(ju) 辦大型紅色主題歌舞節目和大型紅歌會(hui) 等活動,促進紅色旅遊與(yu) 紅色文化有機結合,打造紅色旅遊新亮點。
如今,紅色旅遊已逐漸成為(wei) 當地的重要收入來源,通過紅色旅遊不少農(nong) 牧民得以增收致富,也吸引不少當地大學生返鄉(xiang) 創業(ye) ,曾經僻靜的地方成了熱鬧的景區。
2019年,波密縣共接待遊客177.4萬(wan) 人次,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發展馬幫、開設家庭旅館等,實現旅遊收入約3500萬(wan) 元。借助旅遊熱,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真正實現了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能致富增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林芝米林縣醫務人員深入村社開展醫療服務
連日來,米林縣各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深入轄區村社開展醫療服務工作。圖為米林縣羌納鄉衛生院醫務人員在為村民進行體檢。本報記者 張猛 攝[詳細] -
論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意義
2020年初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親自指揮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同時,多次強調確保實現決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的特殊關懷下,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帶領西藏各族人民,紮實推...[詳細] -
盡銳出戰 堅決打贏昌都脫貧攻堅戰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任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步,也是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根本要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