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市芒康縣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脫貧增收
索多西辣椒、綠色瓜果、紅拉山雞、卡若香豬等特色產(chan) 業(ye) ,在西藏昌都市芒康縣域內(nei) 頗有名氣,但在西藏的其他地方卻是“養(yang) 在深閨無人識”。近年來,芒康縣堅持把產(chan) 業(ye) 發展作為(wei) 推動經濟發展、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著力在增強市場意識、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主動對接市場、強化招商引資等方麵下功夫,群眾(zhong) 參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信心和決(jue) 心進一步增強。
規劃先行,產(chan) 業(ye) 聚集效應凸顯。地處橫斷山脈、亞(ya) 熱帶獨具的幹熱河穀地帶的芒康,抓住打造“藍天聖潔”產(chan) 業(ye) 契機,製定出“高原瓜果、索多西辣椒、徐中大蒜、人工種草四大種植基地和卡若香豬、紅拉山雞、阿旺綿羊和犛牛四大養(yang) 殖基地”的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堅持挖掘潛力、開發市場,做強優(you) 勢、做大特色,確保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明確、目標具體(ti) 。
在種植業(ye) 上,根據氣候不同,在海拔2600米以下鄉(xiang) 鎮集中種植以葡萄、蜜桔為(wei) 主的瓜果業(ye) ,在海拔3100米至4000米鄉(xiang) 鎮重點種植人工種草。根據地域不同,重點在南部三鄉(xiang) 規劃以葡萄、蜜桔為(wei) 主的幹鮮果基地,在徐中、索多西等鄉(xiang) 鎮規劃以辣椒為(wei) 主的食材種植基地,在嘎托、洛尼等鄉(xiang) 鎮規劃以人工種草為(wei) 主的飼草料種植基地,在幫達、莽嶺等鄉(xiang) 鎮規劃以芫根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基地。
在養(yang) 殖業(ye) 上,在南部、中部鄉(xiang) 鎮規劃紅拉山雞、卡若香豬、奶牛養(yang) 殖基地,在北部鄉(xiang) 鎮規劃阿旺綿羊、犛牛短期育肥基地,使產(chan) 業(ye) 布局不斷合理和優(you) 化。
建強基地,支撐帶動作用增強。目前,芒康縣幹鮮果基地麵積達2.79萬(wan) 畝(mu) 、辣椒種植麵積1500畝(mu) 、新建飼草基地4000畝(mu) ,阿旺綿羊存欄7.5萬(wan) 餘(yu) 隻、卡若香豬存欄2.6萬(wan) 餘(yu) 頭、紅拉山雞存欄2.5萬(wan) 餘(yu) 隻、犛牛存欄20萬(wan) 餘(yu) 頭。建立天然飲用水生產(chan) 點1個(ge) ,年產(chan) 量達到5000噸。
全縣已成立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組織48家,采取“公司+協會(hui) +基地+農(nong) 戶”的模式,培育壯大農(nong) 牧業(ye) 合作組織。同時,采取土地流轉與(yu) 合作規模經營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產(chan) 業(ye) 規模化發展,以土地流轉賺租金、土地入股分股金、就近就便參工務工掙薪金等多種形式,有效增加群眾(zhong) 的現金收入。
以在芒注冊(ce) 生產(chan) 企業(ye) 為(wei) 依托,通過能人帶動、實地技術指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xi) 方式,分工種開展種植養(yang) 殖、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等實用技能培訓,群眾(zhong) 的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對接市場,產(chan) 品銷售渠道暢通有效。成立強有力的工作專(zhuan) 班,培育調動本土企業(ye) 的積極性,對接引進內(nei) 地大企業(ye) 、大集團,實施一個(ge) 窗口、一個(ge) 圖章、一套人馬、一心服務的方式,加強對來芒企業(ye) 的服務管理。
采取各項招商引資優(you) 惠政策,積極推行市場準入負麵清單和部門權責清單,成立芒康縣舜康社會(hui) 服務有限公司,集中為(wei) 實體(ti) 企業(ye) 辦理環評、人力資源、融資擔保等服務,切實營造引商、安商、富商、親(qin) 商的良好氛圍。
采取政府保底、市場調節方式,打通農(nong) 戶與(yu) 市場之間的“鴻溝”,有效解決(jue) 了產(chan) 品銷售問題。目前,已與(yu) 各類招商引資企業(ye) 簽訂辣椒、芫根、葡萄、香豬、香雞等農(nong) 產(chan) 品收購協議,有效解決(jue) 了政府怕沒市場、群眾(zhong) 怕沒銷路的問題。
截至目前,芒康縣已有77家投資企業(ye) 登記入駐備案,39家企業(ye) 完成入駐,17家企業(ye) 已實現投產(chan) ,實現了基礎特色產(chan) 業(ye) “三有”“一保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山南市瓊結縣脫貧攻堅之易地扶貧搬遷紀實:挪窮窩 拔窮根 奔富路
近日,山南市瓊結縣下水鄉扶貧搬遷安置點每戶村民都是“家有喜事精神爽”。[詳細] -
拉薩城關區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增加群眾收入
洛歐莊園年收入89萬元,巴斯組修理廠年收入100餘萬元,巴斯度假村年收入40餘萬元,巴斯組扶貧菜市場年收入13萬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