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墨脫茶葉出深山

徐馭堯 發布時間:2020-06-19 09:27:00來源: 人民日報

   茶樹一天天枯萎,西藏墨脫的次旺仁增眉間的憂愁也一天天濃重。作為(wei) 當地種茶的先行者,大山裏能給予他專(zhuan) 業(ye) 支持的人幾乎沒有。焦慮日深,次旺仁增開始四處想辦法,通過互聯網尋求大山之外的幫助。

   “茶樹生了蟲,小綠葉蟬。”聯係過許多專(zhuan) 家,最終還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茶葉專(zhuan) 家徐小輝,一句回複讓次旺仁增緊繃的精神鬆弛了下來。徐小輝一點點講解說明解決(jue) 小綠葉蟬的要點,次旺仁增認真記錄學習(xi) 。沒多久,茶樹便恢複生機,次旺仁增致富底氣更足了。

   如今,次旺仁增的手機裏存著一個(ge) “網絡專(zhuan) 家庫”。當他和身邊人遇到問題,他會(hui) 將圖片、視頻發送給相關(guan) 專(zhuan) 家,求支招。

   “墨脫交通不便,專(zhuan) 家很難過來。通過網絡,我們(men) 相當於(yu) 有了一批常駐墨脫的茶葉專(zhuan) 家。”次旺仁增說。

   對墨脫人來說,種植茶葉是一個(ge) 新鮮生意。“不多的土地要種口糧”“茶葉種了,賣不出怎麽(me) 辦?”……次旺仁增曾經猶豫:“交通困難、生產(chan) 成本高,墨脫種茶葉,能和其他地方比嗎?”

   心裏犯嘀咕,次旺仁增開始通過互聯網做市場調研。瀏覽各種網店後,他發現在淘寶上,一款碧螺春可能有幾十種不同的價(jia) 格。仔細研究店鋪的內(nei) 容、介紹,次旺仁增發現:品牌營銷和文化常常能讓茶葉價(jia) 格翻上幾番。“墨脫號稱‘蓮花秘境’,名頭隻要打響,肯定能賣出好價(jia) 錢。”次旺仁增心想。

   打定了主意,次旺仁增就一門心思紮進來,喝了頭湯、嚐了甜頭,他成了墨脫茶葉種植的領頭人。在政府的大力推廣和一批先行者帶領下,墨脫茶葉種植越來越廣。

   “我家種茶三年,2019年茶青收入已達3萬(wan) 元,家裏有了存款,相信以後依靠茶葉種植,日子一定會(hui) 越來越好。”墨脫縣墨脫鎮墨脫村村民達瓦拉姆高興(xing) 地說,通過種茶,他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隨著茶產(chan) 業(ye) 的發展,像達瓦拉姆這樣的人在墨脫越來越多,小茶樹變成了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增收的“聚寶盆”。

   產(chan) 量妥妥地增長了,銷售難題咋解決(jue) ?還得靠互聯網。品牌建設在西藏文旅集團董事長達娃手裏逐漸成形。2015年,達娃關(guan) 注到墨脫茶葉的消息後,創辦了墨脫茶廠,定製了喜馬拉雅聖茶等一係列品牌。次旺仁增加盟茶廠,從(cong) 種茶戶成為(wei) 茶廠的經營人員之一。

   網絡幫助茶葉在墨脫落地與(yu) 成長,也在幫助墨脫茶走出去。如今,墨脫茶有了網店。通過網絡直播,消費者可以直觀了解墨脫茶葉生產(chan) 的全過程。不僅(jin) 如此,茶葉營銷還發生了裂變——黃詩凱曾經在達娃手下負責茶葉營銷,如今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淘寶店,獨立營銷墨脫茶。“隨著墨脫茶聲名日盛,越來越多當地人加入網絡銷售墨脫茶的隊伍。”黃詩凱說。

   這一切的背後,是網絡建設和維護人員一年年的努力付出。墨脫曾被稱為(wei) “高原孤島”,這裏山高穀深,江水橫絕,網絡建設保障“難於(yu) 上青天”。

   墨脫移動公司經理阿旺是當地最早的網絡建設者。從(cong) 林芝市米林縣,他們(men) 把4噸多的設備拆卸,用馬馱肩扛的方法翻過一座座雪山。2013年,墨脫通路,光纜鋪設隨之而來,密林則成為(wei) 光纖鋪設和維護的障礙。在墨脫,網絡維護人員需要攜帶開山刀,以便劈開障礙,從(cong) 而在森林中穿行。密林裏的毒蛇、毒蟲、毒草,也無時無刻不在威脅維護人員的安全。

   “暢通的互聯網讓更多人了解墨脫。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知名度提高,發展迎來機遇。”墨脫縣副縣長賴維薇說。

   今天的墨脫茶園,遍布高山深穀。每到采茶季,茶農(nong) 往來不絕,茶香溢滿高原。無形的網絡悄然覆蓋墨脫,將這股茶香帶出群山環抱的墨脫,飄香萬(wan) 裏。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從千年“茶樹木” 到致富“金葉子”

    近日,一則“墨脫縣發現近千年‘茶樹王’”的消息引起了筆者的濃厚興趣。今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省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現代示範園區考察調研時說:“把茶葉這個產業做好。[詳細]
  • “金葉子”挑大梁

    近年來,林芝市墨脫縣背崩鄉茶業已逐漸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金葉子”“搖錢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