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黨建促脫貧 產業激活力

普布央宗 格旺 發布時間:2020-07-02 11:14:00來源: 拉薩晚報

  脫貧攻堅千難萬(wan) 難,有個(ge) 好支部就不難。近年來,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xiang) 協榮村通過構建三級書(shu) 記抓扶貧、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幹部促脫貧的工作格局和“幫一把、扶一把、自己好好幹一把”的脫貧模式,引領脫貧農(nong) 牧民持續穩定增收奔小康。

  合作社裏增收忙 百姓腰包鼓起來

  走進曲水江查藏青油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榨油機器轟鳴著忙碌不停,小小的榨油坊裏摞堆著等待壓榨的油菜籽,油坊一角整齊地擺放著10餘(yu) 桶榨好的新油。倒菜籽、刮油泡、過濾、接油……合作社裏的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le) 乎。今年48歲的米瑪,是協榮村的脫貧戶,2018年在村委會(hui) 工作人員的鼓勵下,他來到這裏打工,每個(ge) 月有4500元的固定收入。

  “沒有想到家門口成片種植的油菜花,有一天能成為(wei) 我們(men) 脫貧致富的法寶。平時我在合作社負責倒菜籽、清潔這些工作,固定的收入讓我們(men) 一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家附近工作還能照顧家人。我很喜歡這份工作,我會(hui) 努力工作,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米瑪告訴記者。

  跟米瑪一樣,在江查藏青油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打工的都是當地的老百姓。隨著黨(dang) 的富民政策和一係列扶貧政策的落實,普瓊瓊意識到,要想發家致富,必須實現就業(ye) 。

  普瓊瓊沒有固定工作,全家沒有穩定的收入。如今,他在合作社上班後,每個(ge) 月有了固定的收入,人也變得勤快了很多,全家生活也有了保障。“自從(cong) 村裏成立了合作社,不僅(jin) 讓我們(men) 有了固定工作,還能按時拿到工資,閑餘(yu) 時間也不耽誤幹農(nong) 活,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黨(dang) 建牽手合作社 鋪就幸福富民路

  辦好農(nong) 村的事情,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基層黨(dang) 組織必須堅強,黨(dang) 員隊伍必須過硬。江查藏青油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是協榮村黨(dang) 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協榮村深入推進基層黨(dang) 建工作體(ti) 製機製創新、組織設置創新、方式方法創新,在全麵夯實農(nong) 村黨(dang) 建的基礎上,把產(chan) 業(ye) 發展、集體(ti) 增收、農(nong) 民致富與(yu) 合作社建設相銜接。

  據協榮村第一書(shu) 記張俊業(ye) 介紹,為(wei) 了摘掉貧困帽,協榮村“兩(liang) 委”班子多次進組入戶了解村情民意,多渠道征求村民意見,最終確定依托“黨(dang) 建+合作社+村民”發展模式,走出一條以基層黨(dang) 組織促產(chan) 業(ye) 發展、以產(chan) 業(ye) 發展促增收致富的“黨(dang) 建+合作社”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路子,相繼創辦了江查藏青油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協榮琪拉種植合作社、建築施工合作社。2019年,實現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達到320萬(wan) 元,帶動30名村民增收致富(其中包括脫貧戶8戶),人均收入增長20000元,交出一份“黨(dang) 建強、產(chan) 業(ye) 興(xing) 、群眾(zhong) 富”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精彩答卷。

  “今後,村委會(hui) 將繼續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在群眾(zhong) 增收致富方麵多下功夫,拓寬群眾(zhong) 就業(ye) 渠道,加大務工連隊組織力度,為(wei) 更多老百姓實現就近就便務工增收創造條件,努力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張俊業(ye) 說。

  扶貧工作離不開一支有能力有擔當的黨(dang) 員幹部隊伍,有他們(men) 衝(chong) 鋒在前,披荊斬棘,老百姓的脫貧致富路才能走得踏實順暢,生活才會(hui) 越來越有滋味,越來越有奔頭。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