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家園 拉薩在路上
除了拉魯濕地北門入口的沉砂池外,環衛工人還承擔了全市河渠垃圾清理工作,對我市各河岸、河渠周邊的各類生活、建築、裝修、白色垃圾進行不間斷“拉網式”清理。 圖為(wei) 環衛工人清運拉魯濕地北門入口沉砂池垃圾。拉薩融媒記者 靳敏攝
這裏,是我們(men) 每天生活的城市,她見證著我們(men) 的奮鬥與(yu) 成長;
這裏,是我們(men) 共同守護的家園,她承載著我們(men) 的幸福與(yu) 歡樂(le) 。
一條條愈加幹淨的街道、一個(ge) 個(ge) 愈加整潔的小區、一座座愈加美麗(li) 的公園……在逐夢“全國文明城市”的征途上,拉薩人民正一邊為(wei) 實現創建理想而團結奮鬥,一邊也享受著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種種福利……
創城為(wei) 民,拉薩在路上
小康不小康,廁所算一樁。一座小小的廁所,體(ti) 現的正是民生的幸福指數,也是反映一個(ge) 城市文明的窗口,提升廁所品質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重要舉(ju) 措,是反映社會(hui) 文明進步程度的重要標誌。
拉薩市在全麵實施“廁所革命”工作後,這場事關(guan) “文明城市”的硬仗打得怎麽(me) 樣了?
目前,拉薩市城區共有187座公廁。除了保持原有“兩(liang) 天一通洗”作業(ye) 模式的同時,還安排搶修人員,在全市範圍內(nei) 進行全麵加強對公廁內(nei) 部設施設備巡查、檢修工作,並進一步加強建立公共衛生間巡查維護、保潔登記製度,及時維修公共衛生間設施,確保公共衛生間幹淨整潔,無明顯異味。
自開展文創整治工作以來,拉薩市已更換夜間提示牌81個(ge) ,安裝及更換小便器、殘疾坡道、蹲便器等扶手59個(ge) 。並完成對市區範圍內(nei) 老城區域、八廓商城、北京路、林廓路等人員密集區域223處路標指示牌安裝工作。
公廁麵貌大改觀,進一步補齊了影響群眾(zhong) 生活品質的短板,打造了靚麗(li) 城市新名片。“創城就是給群眾(zhong) 辦實事的,每家每戶都能感受到環境改善等帶來的好處,我們(men) 有了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家住雪社區的居民央吉感受頗深,不僅(jin) 社區環境越來越好,出門散步找公共則所也特別的方便。
“我兒(er) 子在雪小學上學,有時候過來接兒(er) 子,想去衛生間特別方便。”同樣,家住雪社區的央金對創城表達了支持和讚揚。“確實變化大,公共衛生間數量明顯增加了,而且很幹淨,有破損的各班都會(hui) 有工作人員積極維修。我們(men) 出門都會(hui) 覺得很舒心。”央金說道。
以美怡人,提升城市宜居程度
位於(yu) 拉薩市北郊的拉魯濕地,藏語為(wei) “當惹欽波”,意為(wei) 一大片蘆葦蕩。這個(ge) 總麵積超過12平方公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成以上麵積被沼澤草甸植被覆蓋,是國內(nei) 最大的城市濕地。
因拉魯濕地在調節拉薩濕度和氣溫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被稱之為(wei) “城市之肺”。從(cong) 拉魯濕地北門進入,舉(ju) 目四望,到處是層層疊疊的蘆葦,高低錯落,密密匝匝,且綠水逶迤,青山相向,花鳥為(wei) 鄰。在北門入口處,除了可以看到醉人的風景外,還可以看到一座沉砂池,幾名環衛工人正乘著自製船隻打撈其中的漂浮物。“這裏是北幹渠河水流入拉魯濕地的入口,為(wei) 防止北幹渠上遊的漂浮過來的垃圾流入濕地,我們(men) 每天都有安排四五名環衛工作堅守在沉砂池,每天至少會(hui) 進行三次清理垃圾。”環衛工人次仁說,希望市民愛護環境,不亂(luan) 扔垃圾。
“幸福感、獲得感”是城市文明創建的試金石。對百姓來說,身邊的美好變化才是增強幸福感的“源泉”。除了拉魯濕地北門入口的沉砂池外,環衛工人還承擔了全市河渠整治工作,對我市各河岸、河渠周邊的各類生活、建築、裝修、白色垃圾進行不間斷的“拉網式”清理,盡在今年上半年就出動環衛人員714人次,清理各類垃圾328.1餘(yu) 噸,為(wei) 實現水清、岸綠、美景的河渠景象做出了自己貢獻。
如果說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那市政養(yang) 護人員就是城市的“私人醫生”。他們(men) 保障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也維係著整座城市的正常運轉。
進入防汛期,拉薩市隨之加大了對主次幹道排水管網的清淤疏通力度。記者在當熱西路看到,市政養(yang) 護人員正在對下水道中的排水管網進行疏挖,道路兩(liang) 旁堆起了清掏出來的腐樹幹,上麵附著厚厚的一層黑色汙泥。由於(yu) 腐樹根粗壯,養(yang) 護人員在井下進行切割後再靠人力拉上來,再分批次送往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水更清了、路更平了、道更暢了、基礎設施更健全了、公共衛生服務更高效了……走在市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市容市貌的顯著變化,隨時都能聽到市民的好評。
一座城市到底宜不宜居,誠然有許多的評價(jia) 標準,但衛生、健康一定是所有標準都繞不開的因素。
形象“窗口”,文明形象點亮城市
群眾(zhong) 需要什麽(me) ,文明實踐就提供什麽(me) ;群眾(zhong) 在哪裏,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裏。潔達環衛有限公司的環衛作業(ye) 範圍東(dong) 至蔡公堂鄉(xiang) 洛康桑村,西至城關(guan) 區與(yu) 堆龍德慶區交界處,作業(ye) 總麵積約941.9萬(wan) 平方米。其中包括行政轄區190條主次幹道清掃、垃圾清運工作和道路果皮箱清擦清洗工作;38公裏拉薩河城關(guan) 段河渠日常保潔工作以及曲米路公園(麵積約1萬(wan) 平方米)、清真寺廣場植被(麵積約468平方米)日常管護工作。除了這些區域,在非環衛作業(ye) 區我們(men) 也會(hui) 常常看到環衛工人的身影。
城鄉(xiang) 結合部被稱為(wei) “城市之尾,農(nong) 村之首”,曆來承載著農(nong) 村功能向城市功能過渡的重任。而由於(yu) 城鄉(xiang) 結合部處於(yu) 城市與(yu) 農(nong) 村地域交叉的特殊地理位置,流動人口多、基礎條件相對較差,存在衛生死角多差等諸多現象,一直以來都是城市治理的重點和難點。自我市加強環衛作業(ye) 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後,全市範圍內(nei) 的城鄉(xiang) 結合部已得到全麵有效治理。
娘熱鄉(xiang) 仁欽蔡村屬於(yu) 城鄉(xiang) 結合部,是非環衛作業(ye) 區。在這裏的一處空地內(nei) 記者注意到,這裏的隔檔消失了一半,空地內(nei) 存在不少的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幾名環衛工人分工協作正在進行清運工作。“抓好城鄉(xiang) 接合部專(zhuan) 項整治,就是擦亮城市形象的‘窗口’,做到城鄉(xiang) 同步、加速推進。”潔達環衛保潔公司董事長羅布次仁說,讓城鄉(xiang) 接合部越來越美,是提升創城工作檔次和水平。
當一張張精美的宣傳(chuan) 折頁、一幅幅動人的公益廣告被送到了社區、貼進了小區時,一個(ge) 靚麗(li) 整潔的街道、意氣風發的市民、文明和諧的社區成為(wei) 了文明拉薩的生動剪影。而無數個(ge) 這樣的剪影,將拉薩連成一座道德之城、文明之城、生態之城、幸福之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搬出來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米林縣羌納鄉西嘎門巴村的村民從林芝市墨脫縣甘登鄉魯古村和果登村搬遷至米林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西嘎門巴村村民生活條件逐漸改善。[詳細] -
藏東新城:瀾滄江畔的“致富園”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藏東新城已然崛起,昌都新區結合實際大力發展扶貧產業,成為當地農牧民群眾的“致富園”。[詳細] -
西藏林芝:“家門口”種藍莓增收
在西藏林芝市八一鎮多布村藍莓基地,村民拉姆和央金在地頭分裝剛剛采摘的藍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