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高原行】辣椒“種”出紅火的日子
盛夏時節,記者來到西藏林芝市朗縣洞嘎鎮滾村諾組采訪,遇見了放假在家的格桑曲珍。
格桑曲珍今年20歲,是一名大一學生,在江蘇連雲(yun) 港一所大學讀書(shu) 。姐姐出嫁後,隻有她和爸媽一起生活。前些年,家裏缺少勞力,生活來源主要靠年邁的父親(qin) 出外打零工,再加上國家政策性補貼。父母要供姊妹倆(lia) 讀書(shu) ,經濟壓力還是挺大的。2016年,她家被確定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戶。2018年,她家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朗縣出辣椒。據介紹,朗縣種植辣椒的曆史有100多年。因為(wei) 這裏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出產(chan) 的辣椒中花青素含量遠遠高於(yu) 其他品種。朗縣縣委、縣政府為(wei) 了讓群眾(zhong) 不離鄉(xiang) 不離土,就近就便增收致富,近年來引導群眾(zhong) 開展大規模的辣椒種植。
在格桑曲珍的記憶中,她家以前也種辣椒,在滿足自身需求之外,適當地多種一點拿到外麵去賣。因為(wei) 辣椒種植沒有成規模,種辣椒賺不到多少錢。
格桑曲珍說:“去年賣辣椒,一年才賺了1萬(wan) 多塊錢。今年,由於(yu) 有了村集體(ti) 統籌安排辣椒種植、銷售,後期管理也跟上了,每畝(mu) 辣椒產(chan) 量能達到4000斤左右。今年2月份到現在,光是溫室大棚的辣椒收入,拿到手的現金就有2萬(wan) 多塊錢。”
格桑曲珍給記者算了一筆辣椒經濟賬:“我們(men) 家有3畝(mu) 地,4個(ge) 溫室大棚,現在都種上了辣椒。辣椒一年可以收獲四茬,最後一茬通常留作加工幹辣椒。一年下來,保守估計辣椒收入能穩定在6萬(wan) 元左右。”
為(wei) 了能賣出更高的價(jia) 格,從(cong) 去年開始,當地引導農(nong) 戶用農(nong) 家肥種植辣椒,並積極申請綠色有機認證。因為(wei) 要求比較高,周期相對長一些,政府拿一些資金來補貼辣椒種植農(nong) 戶。在格桑曲珍看來,“小小辣椒,成了村民的‘致富椒’”。
據介紹,諾組共35戶131人,有勞動力79人,目前建有辣椒種植大棚120個(ge) ,麵積近200畝(mu) ,是朗縣建立的第一個(ge) 辣椒種植基地。今年2月至今,諾組辣椒反季節銷售收入近110萬(wan) 元。“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的辣椒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讓村民的收入不斷增加。
去年,朗縣引進了一家辣椒生產(chan) 加工企業(ye) ,加工各類辣椒醬等。作為(wei) 辣椒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一個(ge) 主要銷售渠道加以培育,這家企業(ye) 基本上能夠消化朗縣的辣椒產(chan) 量。
“我爸爸年齡大了,幹不動重體(ti) 力活。每到種辣椒的時候,村裏的黨(dang) 員幹部都來幫助我們(men) 家。有黨(dang) 的好政策,我家的日子會(hui) 越來越好。”對於(yu) 未來,格桑曲珍充滿信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全國消費扶貧產品達185個
西藏持續推進產業扶貧、網絡扶貧、電商扶貧,認定並申報全國消費扶貧產品185個,累計銷售額達1.05億元,消費扶貧工作日見成效。[詳細] -
西藏日喀則市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
近日,日喀則市舉辦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共有100餘家用人單位現場招聘,共計提供就業崗位1500餘個。[詳細] -
西藏山南市乃東區索珠鄉:發展特色產業 走向致富之路
距離山南市區28公裏的乃東區索珠鄉,山環水繞,植被茂盛,是一個風景十分秀麗的鄉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