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市達孜工業園區引導企業吸納農牧民轉移就業
“沒有想到我現在每月會(hui) 有將近1萬(wan) 元的收入,很感謝公司教會(hui) 了我這麽(me) 多技術,讓家人過上了好生活。”西藏藏緣青稞酒業(ye) 有限公司低度青稞酒車間主任拉瓊說。
剛進公司時,他還是一個(ge) 毛頭小夥(huo) 子,對生產(chan) 工藝一竅不通,勤奮好學的他很快被公司領導發現並重點培養(yang) ,先後到北京、江蘇、浙江等地企業(ye) 學習(xi) 生產(chan) 管理,成為(wei) 懂青稞酒釀造工藝、會(hui) 機械設備操作的技術骨幹。並於(yu) 2017年被授予拉薩市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被授予西藏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僅(jin) 今年上半年來,拉薩達孜工業(ye) 園區在統籌抓好園區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不忘引領企業(ye) 發揮自身產(chan) 業(ye) 優(you) 勢,推進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幫助農(nong) 牧民就近就地在家門口就業(ye) ,帶領貧困群眾(zhong) 走好致富奔小康之路“最後1公裏”。截至6月底,達孜工業(ye) 園區企業(ye) 有達孜戶籍農(nong) 牧民職工269人,間接帶動農(nong) 牧民就業(ye) 800人次。
走進西藏聖信工貿有限公司2500平方米空調無塵分梳廠房,工人們(men) 正嫻熟地操作梳毛設備,這些技術熟練的工人曾經都是農(nong) 牧民。該公司是一家收購、研發、深加工、銷售、出口西藏自產(chan) 羊毛、犛牛絨、羊絨產(chan) 品的本土企業(ye) ,產(chan) 品已經成為(wei) 出口尼泊爾的知名品牌。在達孜工業(ye) 園區引導下,公司啟動符合當地農(nong) 牧民勞動技能的“康拉美朵SNOW LOTUS”洗淨羊毛項目,吸納農(nong) 牧民長期就業(ye) 51人,人均月工資3900元,季節性農(nong) 牧民工及運輸裝卸合作組織約50人。
同時,拉薩達孜工業(ye) 園區的企業(ye) 也積極為(wei) 農(nong) 牧民工人創造多元化發展機會(hui) 。西藏藏緣青稞酒業(ye) 有限公司鍋爐工桑熱傑近期成為(wei) 吸粉上萬(wan) 的藏族歌舞網絡帶貨主播,僅(jin) 兩(liang) 個(ge) 月銷售額就達到120萬(wan) 元。他對粉絲(si) 們(men) 說:“我是達孜縣唐嘎鄉(xiang) 的農(nong) 民,如果不是公司給我這個(ge) 舞台,你們(men) 就聽不到我的歌聲,看不到我的舞蹈,我也不會(hui) 這樣快樂(le) ,感恩新時代賜予的機遇。”
此外,拉薩市達孜工業(ye) 園區企業(ye) 還培養(yang) 出一批農(nong) 牧民創業(ye) 者。西藏羅占民族手工藝發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農(nong) 牧民創業(ye) 企業(ye) 。以白納鍛銅技藝為(wei) 主,生產(chan) 民族手工藝品。為(wei) 了讓這門傳(chuan) 承了800多年的白納鍛銅——非遺技藝後繼有人,也為(wei) 了讓農(nong) 牧民子弟多一項增收致富的技藝,公司先後出徒80餘(yu) 人。有的在家鄉(xiang) 成立了合作社,有的成立了工作室,有的甚至在內(nei) 地開辦了公司,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阿裏電亮之路
日前,在國家電網阿裏供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邊久多吉和總經理張明敏的帶領下,記者走近了這個距離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獅泉河鎮20多公裏的地熱電廠。[詳細] -
藏東脫貧影像: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在西藏昌都市八宿縣西巴安置點,縣委縣政府建立水泥磚廠,為搬遷到這裏的11個鄉鎮的65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了學習和就業的平台。[詳細] -
從坐吃山空到護林守山——西藏林芝為雪域高原獻上“綠色哈達”
兩年前,43歲的次仁德吉回到了家鄉——西藏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結巴村,這是一個位於著名旅遊景點巴鬆錯湖畔的村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