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茶葉富農家
圖為(wei) 勒門巴民族鄉(xiang) 茶葉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羅布次仁(左)和技術指導達娃卓瑪在查看茶葉長勢。 記者 段敏 攝
西藏山南市錯那縣勒門巴民族鄉(xiang) 種茶史悠久,早在《格薩爾王傳(chuan) 》中就有記載,“門隅仙茶,玉羅岡(gang) 吉(藏語意為(wei) “玉葉獨秀”)”。在格薩爾王時期,門茶“玉羅岡(gang) 吉”與(yu) 漢茶“梅朵央增”、藏茶“金葉巴紮”並稱西藏“三大名茶”。上世紀70年代,該地曾興(xing) 辦過勒布高峰茶廠,但隨後因經營不善倒閉。
茶廠雖然倒閉了,但當地群眾(zhong) 仍堅持種茶。2011年,勒門巴民族鄉(xiang) 組織132名群眾(zhong) 成立了勒門巴民族鄉(xiang) 茶葉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選舉(ju) 羅布次仁為(wei) 合作社理事長。
羅布次仁並不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1991年從(cong) 錯那縣覺拉鄉(xiang) 覺拉村來勒門巴民族鄉(xiang) 務工時,與(yu) 當地姑娘喜結連理後定居於(yu) 此。
在勒門巴民族鄉(xiang) 群眾(zhong) 眼裏,羅布次仁是一個(ge) 能吃苦、有幹勁、有能力的能人。因為(wei) 能幹,他先後被選為(wei) 合作社理事長、勒村村委會(hui) 主任、勒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現在,種茶群眾(zhong) 平均每戶增收一兩(liang) 萬(wan) 元。”羅布次仁說,“特別是注冊(ce) 了‘勒倉(cang) 蓮’商標後,茶葉更好賣了。”
羅布次仁告訴記者,“勒”指的是勒布溝地區;“倉(cang) ”指的是六世達賴喇嘛倉(cang) 央嘉措,該地是倉(cang) 央嘉措故裏;“蓮”指的是蓮花生大師,相傳(chuan) 蓮花生大師雲(yun) 遊至此時,被當地美麗(li) 的自然風光所吸引,在此修煉多年。
勒門巴民族鄉(xiang) 所在地海拔2800米左右,是西藏著名旅遊景點勒布溝的核心地區。勒布溝為(wei) 門巴族聚居地,由吉巴門巴民族鄉(xiang) 、貢日門巴民族鄉(xiang) 、麻麻門巴民族鄉(xiang) 、勒門巴民族鄉(xiang) 組成。種茶地區主要是勒門巴民族鄉(xiang) 和麻麻門巴民族鄉(xiang) ,以勒門巴民族鄉(xiang) 種茶史最為(wei) 悠久。
勒布溝地區屬亞(ya) 熱帶季風氣候向暖溫帶季風氣候過渡帶,該地年日照時數為(wei) 1940小時,無霜期186天,年平均氣溫10.03℃,特別適合茶葉生長。2014年5月22日,該地被原農(nong) 業(ye) 部確定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地。
近年來,依托得天獨厚的區位優(you) 勢,同時在安徽省的大力支援下,勒門巴民族鄉(xiang) 走出了“基地+農(nong) 戶+協會(hui) ”的茶葉產(chan) 業(ye) 發展之路。群眾(zhong) 既可以靠種茶增加收入,也可以在合作社務工增加收入。今年65歲的勒村群眾(zhong) 措姆,腿有殘疾,行走不便,外出機會(hui) 少,目前在合作社從(cong) 事除草、包裝等工作。“在合作社上班每天能領到150元工資,一年下來有兩(liang) 三萬(wan) 元收入。”措姆滿意地說,“我希望茶產(chan) 業(ye) 一直興(xing) 旺下去,讓大家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目前,我們(men) 生產(chan) 的茶葉有大葉茶、紅茶、綠茶等多個(ge) 品種。經過發展,現在茶田麵積達693畝(mu) ,年產(chan) 茶葉近萬(wan) 公斤。”羅布次仁說,“由於(yu) 產(chan) 量不高,目前供不應求,經常是還沒生產(chan) 出來就被預定了。”
為(wei) 了提高產(chan) 量、擴大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高群眾(zhong) 收入,當地狠抓人才培養(yang) 。2017年,在安徽省支持下,勒門巴民族鄉(xiang) 選派勒村群眾(zhong) 達娃卓瑪到安徽省職業(ye) 技術學院學習(xi) 種植、管理、加工等技術。學成歸來,達娃卓瑪成為(wei) 合作社技術指導。
“我現在不僅(jin) 負責茶樹育苗、茶田管理,還負責茶葉實體(ti) 店銷售和網上銷售等工作。去年,合作社茶葉銷售額近250萬(wan) 元。”達娃卓瑪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慕名來買(mai) 我們(men) 的茶葉。隻要我們(men) 好好幹,相信生活會(hui) 越來越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林芝市茶產業發展紀實:一片“金葉子” 一個大產業
聞著茶葉和大自然的清香,沿著茶園的小路緩慢行走,盡飽連片茶園的旖旎風光,遊客紛至遝來。[詳細] -
西藏昌都芒康縣索多西辣椒種植:讓日子“紅”起來
截至目前,芒康縣種植索多西辣椒達2000畝,2019年產量達1500噸,實現產值500餘萬元,帶動種植戶246戶1776人增收,戶均增收2.5萬餘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04戶606人。[詳細]